2021-09-14 admin
拜 谒 翰 林 村
——走进江西龙南
赖 建 青
在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赣粤边际的龙南县关西镇境内有一个叫下九的村子,就在这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有一个曾经名闻遐迩现在却鲜为人知的“翰林村”。
翰林,是古代的学位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朝廷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备皇帝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件;以大臣充任,侍讲学士、侍讲、修撰等,统称为翰林。
玉辇回时令,金门降德音。
翰飞鸳别侣,丛植桂为林。
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下九一个仅有十多户人家的徐姓屋里,有三个赴京科考的书生接连高中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一时在府县传为美谈。为了让这些翰林学士回乡省亲时途中有歇息的地方,府县特意拨出银两,在县城至关西的半路上修建了一个驿站,当地百姓称之为“翰林岗”。
从县城往北走约二十多公里就来到翰林岗,在碧波荡漾的关西河边已经看不到那供翰林学士们歇息的驿站,只有一座座青砖白瓦或是钢筋水泥的楼房。清流哗哗的水声似乎在诉说着翰林学士们当年的故事,随风摇曳的树枝翠竹恍惚沉浸在古老回忆的呢喃之中……沿着公路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关西镇下九徐屋——这个曾经人材辈出的“翰林村”。
这个只有十多户人家的小围屋座落在一个长满青松翠竹的小山脚下,弥散着山区特有的芬芳……几只蝴蝶在树下的绿草丛中翩翩起舞,时而又停落在野草花上吮吸着香甜的汁液;还有几只鸟儿在苍翠的树上跳跃着,并不时地发出清亮悦耳的鸣叫声。这座很不起眼的建筑虽然不大,整个屋子却依然按照客家特色三进三开的格局分布,展示着客家民居鲜明的个性,青砖白瓦的小围屋融汇在青山绿水环抱的田园风光中。
佇立在这座看似普通却又很不寻常的小山村前,漫步于不够宽敞光线也不很明亮的房间里,我的心情如奔流的江水难以平静……近200年前,在“学而优则仕”充满着儒家思想的社会中,这些优秀的客家儿女在山区农村简陋的私塾中埋头攻读四书五经,刻苦学习。可以想象当年的学习条件是相当差的,囊萤凿壁,映雪抄书……然而,他们经受住清贫与寂寞的考验,发奋图强,头悬梁,锥剌股,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勤奋和毅力,走出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历程,成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栋梁之材。让这远离城市艰苦偏僻而且窄小简陋的山村能够人才辈出,接连走出十多个秀才举人以及三个翰林学士。他们其中的徐思庄是道光二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国史馆的纂修,其才思敏捷,满腹经纶,尤其是在书法艺术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他遍临历代书法名帖,汇百家之长而自成一体,京城书法界称为“徐派”,名重一时。颇以书法自负的曾国藩也对徐思庄的书法十分赞赏,并让儿子曾纪泽拜其为师,专习“徐派”书法。据说当时咸丰皇帝也经常召徐思庄入宫,探讨书法笔法技法,并尊其为书法老师。
伫立在这座小村前,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文学家刘禹锡那篇著名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在常人面前陋室就是陋室,是一种清贫与无奈;而在有志之士面前,陋室却能催人奋起,是一种动力和挑战。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正是这些胸有大志不甘人后的农家子弟的努力,使荒僻的小山村成了“翰林村”……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