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书写吴川历史人物应慎重以“抗战元勋”冠名] 我市某人书写吴川历史人物

 2021-09-01    admin  

我市某人书写吴川历史人物陈元瑛,冠以“抗战元勋”,因此引起“吴川人文历史文化”群内持不同意见群友的纷争。此标题只代表个人观点,在把我和某人在群里面的主要争论内容公布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一下吴川历史人物陈元瑛的平生事迹:

1,人物介绍:

陈元瑛(1892-1972年),今广东省吴川市人。

字慕琦,吴川黄坡人,生于光绪十八年(1892)十一月,殁于公元一九七二年七月,享年八十一岁。广东省立法政专科学校毕业。民国期间,他历任民国政府各级职务,曾先后任茂名电白地方法院推事,信宜县县长,广东省政府建设厂主任秘书兼广东省营物产推销处总经理,审计部总务处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审计部第二厅厅长,审计部副审计长,海南铁矿局局长,吴川县国民大会代表。

【陈元瑛解放前简及历任职】

陈元瑛平生主要事迹:

他在任奉公守法,清廉自恃,尤以抗战前在广东省建设厅主任内,在主席林云兼建设厅长之信赖与支持下,全力推动广东建设,兴建糖厂。硫酸厂,士敏土厂(水泥厂),梅菉麻包厂……等多所新兴工业,战前广东之工业遂盛极一时。在八十寿诞时,前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将军祝寿诗云:“百厂宏开勋业隆,广东建设仰高风”即指此。吴川产黄麻,先生乃于梅菉兴建梅菉麻包厂,以所产之麻包袋装广东糖厂之砂糖,又可解决黄麻出售及乡人就业,一举三得。

产物外销以海运较便且经济,先生有鉴于此,乃创办广东航海学校自兼校长,造就很多航海解放前夕,他随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一九六一年自台湾国民政府审计部退休,一九七二年在台湾病逝。

我在群里认为某人用”抗战元勋”冠名陈元瑛不妥,并引起后来的一系纷争,在此,把我整个过程公之于众,是非曲直,任由评论。

群内引起此话题纷争起因:

“吴川吴阳民间文化传承”公众号在群里发表一篇图文报道: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家人回乡省亲

某人建议梁某豪把以上标题直接改为:“吴川抗战元勋陈元瑛子孙回乡省亲”。

我打开一看内容,认为改标题不妥,就在群里对某记者说:

 我看过陈元瑛的平生简介,真是吴川一位响当当的历史名人!或者,他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毕竟从来没有领兵打仗,“抗战元勋”应该冠在名将的头上。根据主题内容,突出的应该是“陈兰彬的后人”用“抗战元勋”一词值得商榷。我认为不能因为陈元瑛是国民党一位高官,做过一些有益于抗战的事业,我们吴川人就在政治地位上定性他是“抗战元勋”。我们建立这个群,在这里探讨吴川历史文化,首先尊重的是历史事实,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意愿对历史名人冠名,陈元瑛父子毕竟是国民党的官员,是逃跑到台湾去的,并且终身为国民党服务,是我们的对立面,我们不能因为他是吴川人,是陈兰彬的后人就从政治地位出发,把他冠以“抗战元勋”的美名,总之,我们在群里面表达什么样思想情感,首先要尊重国情,更加要尊重历史!这才是文化人应有的担当!一个从来都没有带兵打仗的人,也没有看到他更多一些具体的领导地方政府抗战事迹,当年在敌对的情况下,逃跑到台湾,也未见后来从事那么一点有益于两岸和平统一的事迹来,冠以“抗战元勋”,明显是错误的!

某人在群里回复:

能否称得上,就要研究他在抗战时期的贡献。未有定论之前,使用“元勋”一词,多数不了解的人是接受不了的。建议读《李汉魂将军日记》,郑泽隆的《军人从政》,雷铎的《南粤之剑:粤海军民抗战纪实》。

李汉魂主政广东六年零八个月,第一件事是从林云亥那里挖来陈元瑛作秘书长兼委员(副部级)臂助,起用林春荣作少将参谋长。

可以说,广东以余汉谋十二万的“豆腐兵”能顶住小日本14万正规军(不计皇协军在内),李汉魂固然居首功,但任何人都无法李汉魂手下一文一武两位大将:陈元瑛和林春荣。

我马上对他说:就算是有这么个事实,建国几十年,如果党史国史有这一记载或者称谓,您今天重提,是可以的,简单的道理您应该懂,“抗战元勋”这一个震撼人心的名词并不是您,也不是我,想冠名就可以随便的!这样写出来的历史不仅不尊重国人的情感,不尊重历史,只能是“呵呵……”或者贻笑大方!

后面的与某人的纷争更精彩,限于本文的篇幅只能简单说明一下。

某人是书写吴川人文历史文化的,他在和我的纷争中这样说夸下海口:“吴川人在抗日战场杀敌近十万……”,我知道某人想对我表达:“吴川将领李汉魂、张炎、许冠英带兵打仗,在抗日战场杀敌近十万。”,唉,我都不想说了,不知道这三位将军的步下看了心里面有什么感受?这样说来,如果蒋介石出生在吴川,是不是可以写上“吴川人在抗日战场杀敌过百万”这样一笔?吴川在外的企业家创造的财富不少于500亿,是不是我们都报富了?

因此,我仅代表自己得出结论:某人不适合编写吴川人文历史文化!(2021年9月1日)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