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admin
春之景
文/吴琼
中国人在一年四季中似乎更偏爱于春季,经历了一冬的冰封雪冷,好不容易熬到了天暖物苏,心仿佛也更加鲜活了。如果把春色比作一副画卷,那么它恐怕不太适合纵观全局,欣赏春天,是要把每一个景物单独拿出来,才能品出其中韵味。
杨柳
杨柳应该是报春的使者,冬天去了,最先告诉人们春天来了的正是杨柳,而在世人眼中,仿佛也只有看到杨柳绿了才能觉出春已经来了。在北京、南京一带,杨柳已经并不仅仅是一种景物,更是一种文化。在中国的词章中常见到“白门柳”这个词儿,据说还跟清代名妓柳如是有那么点儿关联;更早的还可追溯到《桃花扇》中“无人处又添几树杨柳”之说,杨柳见证了古都的兴亡和朝代的变更,中国的文学家们能够从杨柳中读到京派小说的气味儿。
欧阳修《蝶恋花》中曾有词云:“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盛春时节,杨青柳绿,密林深处烟雾迷离,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直想拨开那重重帘幕去寻访那深林幽绿中的仙踪。“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杨柳绿了的时候,有风吹面是不觉寒冷的,无论你是独自一人还是与人相伴,走过杨柳树下,拂过那千万绿枝,总会让你把春那古老的韵律和杨柳的经典文化品味十足。
桃花
桃花应该是春季里最美的花了,人们总是把美人面比作绽放的桃花,桃花的文化色彩和深远意味应该是不亚于杨柳的。《三国演义》中有“桃园三结义”的章节,它见证了一个闻名遐迩的历史故事,三个豪无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在桃园结为兄弟,在以后的长年累月的战争中,他们都成了流传千古的英雄。
提到桃花也不能不让人想起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千百年来在人们口中传诵的佳作不知惹出了才子佳人们多少感慨。在一个清明时节,满腹心绪的诗人拜祭归来,口渴难耐,偶见路边一院中桃花正开,本只想上前去讨碗水喝,不料却惊见院中寡言少语的姑娘与这桃花一样美丽。仅仅一个刹那,便能点燃一团烈火。而当次年清明诗人再去时已不见了那张人面桃花脸,只有满院桃花芬芳盛开,怎能不叫人暗自神伤。
流水
五代十国被人们称为诗词繁盛的时期,其中以李后主词曲居多。与做皇帝比起来,李煜似乎更适合做一个风流才子,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出了后世文人无数称赞。愁与春水有何关系?李后主能以有形喻无形,岂不绝妙!以至于让后辈们面对无限春景,怀揣一颗伤春之心,直想把满腹哀愁都付与那一江春水之中。然而,水流去了,愁真的能带得走吗?
春天的每一种景物都可以独立成景,春景之美在于其悠长深邃、底蕴十足,总能让词章家门在感伤之余从中捕捉出那么一些文化意味儿来,由此,伤春之情也就愈发的浓郁厚重了。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