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 admin
镜中人
文/吴琼
到深秋里去走一趟,回来时已是物是人非,镜中的自己已变了另一番模样。带了满脸的霜白和遍身的柿红。秋,古往今来,在任何人的眼里都是包罗万象、蕴含丰富的,中国的词章家们也是留下了数不清的哀伤感叹和喜悦赞美。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白是属于冬天的颜色,因为有那连天扯地、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皑皑的白雪,而秋凋谢零落,应当是枯黄的色彩。可我却认为,秋恰恰是白色的。从春的稚嫩,万物萌生的新鲜,到夏的成熟,花繁叶茂的浓郁,经历过了种种光景,秋正是看透了所有。它有它的闲云野鹤和天高云淡,在那澄净明澈的天宇间,秋风不带一点修饰的爽利的掠过,远处或是白鹭沙鸥,或是烟波钓叟,看似闲逸、淡然、洒脱,却恰恰是包含了无限的充实。霜是凉的,却是初寒时期的清凉,并不是严寒时节里那入骨的劲冷。将已经枯萎的落秋、尚带残绿的秋芳、经霜愈红的秋枫都蒙上了一层霜白,使得再是怎样耀眼浸透的色调都增加了一份沉稳和静美,在深秋中慢慢积淀,酝酿出无可替代的寂寥与大气。不需要任何点缀与衬托,尘封了的往事仿佛就在眼前,伸出手去却怎么也够不着。
红色在世人眼中当属最火辣、最艳丽的色彩,可是秋的红,明媚却不刺眼,温暖却不灼热,像美人的眸子,又像美人的神态。那是从几千年前的画卷中走下来的女子,对生活抱有希望和激情,却对俗世间的纷繁扰攘都已无动于衷,锁住了她独特的底蕴。这种红,是微霜轻盖下的一树一树的柿红,经历过一年的成长,果实已经饱圆润、满蜜甜多汁,品尝它不能大口咀嚼,需要慢慢吮吸。它的红与别种的红不同,通常情况下的红,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美,或是将一个普通的东西在千篇一律中凸显出来,而这种秋红,是经历过了一年的成长踏踏实实的孕育而成,带着沉甸甸的意味,带着结结实实的力度。无需刻意炫耀,有心的人一眼就能发现。
人亦如秋,秋美人,心底装满了故事,口中却不露半句埋怨,眼中写进了沧桑,见人却仍含三分微笑。在寂静无人的深夜里,独自回忆着自己成长的经历。这样的美人,有“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的秋色,有“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的秋思,有“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的秋兴,有“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秋味,有“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的秋怀,有“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的秋忆,有“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的秋悟。在独一无二中成就了不谋于众与不合于俗。
转眼间,春夏已去,秋冬时节已到,人间忽晚,山河已秋。琢一块玉,修一颗心,镜中人,容颜枯槁却偷偷酝酿着希望。去写一些打了许久腹稿的文字,去看一些很久以前便想看的风景,去见一些在梦里都会出现的故人。所有没来得及实现的心愿,就在这个深秋努力成真。
原文链接:镜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