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刘晓闽:隆中的苟全与闻达 ​

 2021-08-30    admin  

作家简介:刘晓闽,江苏人。生于福州,长于长江边的一座江南小镇。发表作品若干,现为《中篇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

隆中的“苟全”与闻达

刘晓闽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某一天,天空有些阴沉,一架马车带着一行人颠簸在琅琊到豫章的途中。车上有一位少年,一路上目睹了烽烟弥漫、生灵涂炭的悲景惨象。少年此行正是为躲避兵患战乱,随前往豫章赴任的叔父离开了家乡山东琅琊郡阳都县,同行的还有他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他们兄妹年幼时就失去了双亲,一直跟随叔父生活。

这是东汉末年。在洛阳的皇宫里,有个跟他在同一年降临人世的少年,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中被军阀董卓推上了一把龙椅。那一年,少年9岁,他毫不客气地取代了他的哥哥刘辩,坐进那把龙椅。他就是汉献帝刘协。刘协虽贵为天子,却是一个特别倒霉的皇帝,一直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一次又一次被挟持,明明是自家的大汉江山,却受尽委屈,一生都生活在别人控制的阴影下。朝廷内暗斗汹涌,波诡云谲,朝廷外各方势力拥兵自重,军阀混战不止,黑暗笼罩大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钜鹿人张角率领的民众终于发出了怒吼,他们头裹黄巾,向豪强地主、贪官污吏发动猛烈攻击。“黄巾起义”震撼了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的东汉帝国,最终遭到镇压。连年战乱,大地疮痍,尸横遍野……他的家乡琅琊也未能在战乱中幸免于难,两次遭到曹操为报杀父之仇而实施的杀戮和蹂躏,年少的他已经饱尝了世间的辛酸和磨难。或许此时他已将曹操视为敌人。

继续待在家乡很可能一家人性命都难保,还怎么将膝下一群子侄儿女养育成人?正当他的叔父为一家人寻找安全的避难之地而焦虑不安之际,收到了好友淮南刺史袁术的一封信,邀请他出任豫章太守。真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虽然不得已背井离乡,但可以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躲避灾难,绝境中的叔父看到了一条生路。于是,在他13岁的时候有了第一次远行,他们姐弟跟随叔父,越岭翻山,长途跋涉,一路颠沛,南下豫章。叔父高高兴兴地前去赴任,然而,在豫章的日子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叔父的官职最终却被人取代。无奈叔父决定去投靠曾经有过交情的荆州牧刘表,再次带着他们姐弟离开了豫章,他们一行一路向西,奔赴荆州,来到了襄阳。历史记载了他来到襄阳的那一年——公元197年,他17岁。也是在这一年,他的叔父去世,这也成为他迅速成长、成熟的一个契机,睿智而天资敏感的他感到一种全新的生活已经在面前铺开,他决定离开奢靡浮华的襄阳城,隐居隆中。

他就是诸葛亮。

距襄阳城西20里处有一片山林——“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因“山有隆然而起”得名隆中。这里山峦起伏,松柏交翠,茂林修竹,溪流环绕,此境此景正是他想找的恬静清幽之地,那就隐居在此吧,他要潜心做学问。他曾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此时,天下大乱,而荆州一带还算是相对安宁的“避风港”。对隐居在襄阳隆中的诸葛亮来说,更是远离战火的纷飞和刀剑的拼杀,他得以“躬耕于陇亩”。幽静的隆中山里,草庐盖起来了,田地种起来了,他像一个农夫一样日出而作,不承想他还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式,在古隆中盛传着他是一个种瓜能手,他种的瓜特别好吃,以致周围的人纷纷来向他讨教种瓜技术。可他到底不是真正的农夫,日落之后就可以躺下歇息,他是诸葛亮,白天扛起锄头去耕作,晚上放下锄头还要拿起经书挑灯夜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实他来隆中既不是为做一个乡野村夫,也并不想做一名真正的隐士,对出身于名士家族的诸葛亮来说,内心必然有着比躬耕更重要更远大的志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耕劳作的辛苦磨炼了他的品格意志,也让他切身体会了底层生活的疾苦。在劳动闲暇间隙,他常常坐在一块石头上抱膝长吟,抒怀寄情;他还喜欢登到高处,鼓瑟弹奏家乡的一首流行歌谣——《梁父吟》,周围的朋友便都知晓他有着不凡的抱负。那时,庞统、崔钧、徐庶、石韬、孟建等几个青年才俊经常来往于隆中草庐,他们意气相投,聚在一起相互切磋,交流思想,互通信息;一起纵论天下形势,评说世间豪杰;也一起喝酒聊天,畅谈理想抱负。然而,无论多么有学问多么有才华,诸葛亮作为一个外来人要进入襄阳的上流社会也并非易事。“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此时他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书生,仅有几个好友了解他,相信他的才能。

如果没有足够的智慧和自信,他也不会自比管仲、乐毅,隐居隆中不就是为了潜伏静观,以待天时吗?潜伏静观当然不是时刻守着那“一亩三分地”不出隆中半步,两耳不闻天下事。其实在耕读之余,诸葛亮时常外出,游历四海,考察访问,每到一地除了了解风土民情,打探各种信息,更重要的任务是勘察地形地势,何处易守难攻,何处可以伏兵……实地考察的详情全都被他一一记载下来,成为他日后谋划决策的第一手资料。

自古襄阳盛产隐士,那些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名士高人却要选择远离尘世喧嚣的耕读生活,一生亲近自然,淡泊名利,不肯入仕。赫赫有名的庞德公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当时荆襄地区德高望重的豪门望族,也是隐林界的领袖,诸葛亮每次去拜访都“独拜床下”,虔诚聆听他的教诲,他的那些“奇门遁甲”、天文地理、太公兵法等知识大多源自庞德公。庞德公非常赏识诸葛亮的才华,称他为“卧龙”。另一位对诸葛亮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大学者司马徽,司马徽也是当时著名的隐士、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他是诸葛亮在襄阳学业堂读书时的老师,被庞德公称为“水镜先生”。当时诸葛亮与庞统(凤雏)、徐庶、崔钧、石韬、孟建等一大批青年才俊都求学在其门下,师徒间交往十分密切,而“水镜先生”最为看好的是诸葛亮和庞统。“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后来就是如此高调地向刘备举荐的。有了庞德公、司马徽这些社会名流的提携与推举,诸葛亮的名声和人脉大大提升起来。

与诸葛亮一起来到襄阳的两个姐姐早已嫁入了豪门,诸葛亮也到了男大当婚的年纪。“身长八尺,容貌其伟,时人异焉”,如此高颜值的大帅哥,又是名震襄阳的学霸才俊,难怪许多名门大户家都想把女儿嫁给他,却都被诸葛亮一一拒绝了。他娶了黄月英。

黄月英是谁?原来在襄阳名士圈里,还有一位与诸葛亮亦师亦友的忘年交黄承彦,要知道黄承彦也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与刘表是连襟,老先生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已经把目光早早锁定在这位志向高远的后生才俊身上。史书记载:这位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黄月英就是黄承彦的女儿。相传她长得丑,黄头发,黑皮肤。诸葛亮一口答应与黄家丑女的这门婚事,在当时顿时成了襄阳百姓饭后茶余谈论的热点。高大帅的诸葛亮不娶白富美,偏偏娶个丑女子,这样的八卦新闻如果放在今天,一定也会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搜。黄月英是名门贵族家的闺女,从小熟读经史自不必说,奇的是她还精通机关、算术、机器发明,是世界上发明机器人的开山鼻祖,她发明创造的木狗、木虎、木人,曾使诸葛亮惊羡不已。后来诸葛亮在北伐中运粮的“木牛流马”其实是诸葛亮当时为了接新娘子黄月英而建造,而这个技术设计正出自黄月英之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娶美女为妻更是自古以来每一个男人的共同心愿,但对胸怀大志向的诸葛亮来说,娶妻是选择一个养在深闺、弱不禁风的美女还是选择一个才德兼备的贤内助已然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当未来的老岳父说到“而才堪配”时,他除了满口答应还需要犹疑吗?黄月英身上独一无二的才智和见识弥补了她容貌上的欠缺,赢得了诸葛亮的敬慕与赞佩。无论是娶贤不娶色、重才不重貌,还是为远大前程、事业发展计,千百年来,民间始终流传着诸葛亮与黄月英的美丽传说,他们的婚姻故事早已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在当时更成为他此后建功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襄阳女子黄月英就是成功男人诸葛亮背后的那个女人,诸葛亮的军功章也有黄月英的一半功劳。

耕读、游历、交友、娶才女,诸葛亮已经完全融入上流社会,与当时天下的世家大族、各地的军政要员、实权人物都建立了密切联系,得以了解和掌握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利害关系,他对天下大势已经洞若观火,故能“卧隆中而知三分天下”。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怎能是诸葛亮心里真实的想法,只不过是他的一种自谦和自嘲。从17岁到27岁,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这十年,完成了在隆中的“苟全”与闻达,他全力打拼,塑造自我,默默储备,积蓄能量,静静等待时机,等待一个可以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主明君。

一颗耀眼的明星已经在襄阳隆中冉冉升起。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他已准备好。

公元201年,刘备被曹操打败,投奔荆州刘表。

头顶“汉室宗亲”虚名的刘皇叔刘备来了。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势单力薄的刘备只是个以编织草鞋草席为生的小军阀,他的实力和名气远无法与袁氏集团、孙氏父子以及曹操等豪强相提并论,实际上刘家军一直处于吃败仗、四处颠沛的境地,戎马半生却依然没有稳定的根据地。但刘备有一颗安邦定国、称霸天下的雄心。英才盖世,勇敢好战是他的一面;为人谦和,宽厚仁义而又知人善用又给了他更具亲和力的另一面。他靠着超凡的毅力、才干和卓越的人格魅力不仅征服了以关羽、张飞为代表的一批杰出战将追随他出生入死,还笼络了各方的仁人志士哗啦啦前来投奔加盟,队伍渐渐壮大,最终组建起自己的集团军,英勇地崛起为一路诸侯,在群雄争霸中拥有一个重要的席位。

到荆州投奔刘表后,刘备驻扎在新野一带,他一边招兵买马,积极训练备战,一边也在努力寻找那个可以辅助他实现安邦定国大愿的人。他以讨伐曹贼、匡扶汉室、解救苍生为己任,刘备的这种雄心壮志与诸葛亮始终不忘祖先遗训“忠于汉室,报效国家”的理想不谋而合。

但此时,刘备尚不知世间有个高人,而这个高人冥冥中似乎就是老天为他准备的,只等着某个机缘巧合,他们才能相会。

其时,一个在新野城,一个在隆中村,两地相距不过百十公里,他们却如咫尺天涯般不曾相识。掐指算来,刘备和诸葛亮,这对未来君臣的最佳搭档,彼此却互相寻觅与等待了六年,才等到他们命里的对方出现在各自的面前。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有马蹄声“得,得,得”传来,我们一次、再一次地看到三匹快马奔走在新野到隆中的途中,是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去拜访诸葛亮。可是非常非常不巧,诸葛亮两次都不在隆中,或许是恰好又外出做田野调查去了?又或许是故意避而不见以考察刘备的诚意和决心?总之让刘备两次兴冲冲来又两次失望而归。这两次无功而返实在惹得关羽、张飞这两个生死结义的兄弟很不高兴,心里充满着对诸葛亮的不屑与气愤。但两次落空非但没有使刘备泄气,反而使他对诸葛亮越发好奇和渴慕,一次比一次更坚定了要见到诸葛亮。刘备把关羽、张飞一顿训斥,两人只好不情不愿地又跟着刘备第三次出发。

三人三赴隆中……

从冬到春,历时一年。

一个是顶着“汉室宗亲”头衔的落魄子弟,心系汉室,空怀壮志而不得,一个是颠沛流离、隐居山林的一介书生,满腹才华无处挥洒;一个求贤若渴,仁德谦和,礼贤下士,一个欲择明主,忠贞不渝,才高行洁——他们仿佛天赐良缘……

相见的那一刻,或许彼此已经心有灵犀。三顾茅庐的诚意让诸葛亮坚定了“以身相许”的决心,隆中十年的修身养性、各种准备,诸葛亮已经绘制出了一幅兴汉蓝图——《隆中对》,这是他为等待中的那个明主准备的一份见面礼,也承载着他今生要匡扶明主,平定中原的最大理想。历史由此在隆中,在诸葛的草庐中被改写。这是怎样一场非比寻常的会见,十年的修炼与等待,就为这一刻,诸葛亮平生所学终于可以全情捧出,为眼前的这个人,纵横天下的雄才大略也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就在这一刻,刘备心中狂喜,“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位“中山靖王之后”终于看到了“匡扶汉室”的希望;就在这一刻,他们双方选定了彼此,并且从一而终。从此他们君臣相佐,同舟共济,携手建立起蜀汉政权,与曹魏、孙吴三分鼎立于天下。

那一年,诸葛亮27岁,生命的旅程转而进入华美的第二乐章,他由一名山林隐士到走出江湖;由一个隆中的村夫华丽转身为乱世中的贤臣名相,名垂青史 。

公元2019年的春天,我与襄阳不期而遇。当曾经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襄阳出现在我面前时,让我有一种陌生的亲切感。当我站到高大坚实的古城墙上,哦,原来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那个“铁打的襄阳”!就是金庸笔下郭靖、黄蓉夫妇坚守的襄阳!

又原来,在襄阳,扑面而来的“三国”风不经意间就使你在一抬头一低眉之间,与一位三国故人或一段三国故事相遇,这些人物或故事不仅留存在襄阳百姓的记忆里,还被命名、刻写在大街小巷的牌匾上,作为地名、路牌、店招,吃孔明菜、放孔明灯则是襄阳百姓日常市井生活之一种,由此形成的“三国文化”已经深刻地渗透进襄阳的肌体,成为襄阳的一部分。

在襄阳大量的三国历史遗址、遗迹中,最有名气名声名望的当是诸葛亮的古隆中。由西晋永兴年间起,历朝历代的修建或重建使得古隆中的遗迹绵延至今,青山依旧,绿水长流。游走在古隆中,仿佛走进了历史深处,不由令你身临其境,重新去触摸那一段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历史,回望那个远逝的风起云涌、遍地英雄的时代,那些激越与悲壮,那些英雄与豪杰,那些名士与枭雄,那些传奇与故事……

一千八百多年前的这片山林,这个小小村落,因接纳一个躲避战乱逃难、辗转流落而来的外乡人,却由此书写了一部光照千秋的伟大篇章。他在隆中起舞,在乱世中舞动起一个恢宏壮阔、群星闪耀的时代,而他无疑是三国天空中最明亮的那颗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照耀着襄阳的辉煌,他的名字流芳千古,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士大夫们的精神图腾。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苏轼留下的《隆中》不也是我们心中的隆中吗?  

刊于《湘江文艺》2019年第5期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