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保护专家们的“五一棚”往事

 2021-08-30    admin  

1978年,新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研究专家,在四川卧龙境内的一座小山上搭起帐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因为观察站的帐篷距离水源地有51步台阶,于是取名“五一棚”。

以“五一棚”为起点,无数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者从这里出发,将他们毕生的精力献给了野外生态观察事业,在他们的努力下,我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不断进步,大熊猫种群不断扩大……今天,享誉国内外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就是从这里发源,并走向了世界。

当年风华正茂的研究者们,如今大都进入耄耋之年。

胡锦矗,牛头山上建起“五一棚”

“从水源地到驻营地一共有51个台阶,因此,胡锦矗和他的队员们把营地命名为‘五一棚’……”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关于“五一棚”的来历。

提到胡锦矗,许多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者都记得他:“大高个、宽脸,爬山走路一阵风似的。他建的‘五一棚’。”

牛头山,是山形似牛头一样的山脉。传说,第四世纪冰川时,卧龙的野牛(当地人的叫法,学名应为牛羚或扭角羚)头领,站立在高山垭口,为自己的牛群抵御寒冷,使牛群得到保护,自己却化作山脉。“牛头山”由此而来。又说,牛头山上野牛群多、数量大,远远只能望到拥挤的牛头,所以,被人们称为“牛头山”。

1978年初春,早年曾到卧龙开展过全国首次野生大熊猫资源调查的胡锦矗,踏着竹林里还未融化的积雪,在海拔2500多米的牛头山腹地,建立起历史上首个野生大熊猫观察站——“五一棚”观察站,续写他与卧龙和大熊猫的缘分。这一延续,直至今日。

胡锦矗在“五一棚”开展了7年野生大熊猫观察和监测工作,就着马灯或炉火微弱的光芒,整理了大量关于野生大熊猫的数据资料,为此后我国开展的大熊猫保护工作开了先河。

胡锦矗深受大家的爱戴。无论是大熊猫保护研究工作者,还是卧龙当地的农民,都热情且尊敬地称他为胡老师。更有些人认为,没有胡老师,就没有卧龙的今天。胡锦矗同样对这片土地满怀深情,谁是哪家哪户的人,他基本也都心里有数。

国际著名野生动物专家乔治·夏勒曾和胡锦矗在“五一棚”共事过。他认为胡锦矗堪坐中国保护大熊猫的“第一把交椅”。

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中的大部分大熊猫伴生动植物标本,都是胡老先生率领他的学生们在卧龙一件一件采集来的。胡锦矗对卧龙倾注的心血远远不止于此。在卧龙开展的大熊猫繁育和放归工作中,他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后来参与大熊猫保护工作的科研人员。

乔治·夏勒,在“五一棚”追踪大熊猫

在卧龙,人们不分肤色、不管国籍,把凡是来自国外的人统称为“老外”。乔治·夏勒就是一名来自美国的“老外”。他是一名敬业的动物学家。

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建立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后,乔治·夏勒带领众多外国专家正式进驻“五一棚”,与胡锦矗所带领的中国专家们一起参与到野生大熊猫研究工作中。同他前来的还有他的妻子凯依。

在追踪和监测野生大熊猫的日子里,乔治·夏勒和他的“战友”们通过诱捕野生大熊猫,麻醉后戴上无线电颈圈再放归野外进行跟踪监测的方式,来获取野生大熊猫取食、发情、求偶、生育、病理等行为和生活习性的第一手资料。

大熊猫“貔貔”、“龙龙”、“宁宁”、“珍珍”等,都是他们跟踪监听的对象。

1985年,乔治·夏勒和胡锦矗付出大量精力的《卧龙的大熊猫》一书作为中外合作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引起世界轰动。这本书第一次将野外环境下大熊猫的生活奥秘向世人公布,揭开了大熊猫这一古老孑遗物种的神秘面纱。“五一棚”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从此驰名中外。

在“五一棚”追踪大熊猫期间,凯依曾写过这样一段日记:“我们整天整夜都待在睡袋里——我把手套、毛靴、毛裤全套在身上,毛外套里我穿了三层卫生衣和卫生裤、长袖尼龙高领衫,还有羊毛衣。可是我还是冷。每隔十五分钟,要用一只手臂撑起身子,调整频道,监听三头熊猫,不久我的手臂就又酸又疼。乔治和我夜晚轮班,白天他去察看陷阱、定方位,我负责监听。中午他又冻又湿地回来……”

在“五一棚”跟踪野生大熊猫,无论是中国专家,还是外国专家,都需要勇气和坚持。

张和民,追逐“熊猫梦”的人

个子不高,戴副眼镜,有学者气质,不乏大熊猫般的亲和和友善,这就是有“熊猫爸爸”之称的张和民。

1983年,大学毕业后的他选择了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卧龙,选择了生活环境尤为艰苦的“五一棚”,参与到野生大熊猫的观察和监测工作中去。

他对大熊猫这一物种尤为喜爱。通过人工繁育实现野外放归,拯救大熊猫家族不在地球上灭绝,是他从事大熊猫保护和科学研究工作30多年来的梦想。

在野外工作期间,张和民的勤奋和刻苦得到了胡锦矗、乔治·夏勒等中外专家们的公认。那时候,一天的野外工作下来后,张和民整理完数据资料,再继续学习英语。当年“五一棚”所在的牛头山的地上、树干上,都留有他拼写和学习英语单词的记忆。

张和民对大熊猫的爱是实实在在的。在跟踪野生大熊猫期间,他在树上吊脚帐篷里手持接收器收听大熊猫活动的声音,而树下的大熊猫却吃光了他3天的口粮,他忍饥挨饿坚持下来。在圈养大熊猫培训期间,他被大熊猫咬掉一块肉,手握培训棍,却不舍得打,咬牙忍了下来。他与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科研技术骨干们,于2003年启动大熊猫野化放归培训工作,希望有一天能实现人类拯救大熊猫家族濒临灭绝的梦想……

今天,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继攻克大熊猫人工繁殖领域“三大”难关的科研成果上,又取得了野化培训放归、野外引种等重大研究成果,这与人类拯救大熊猫,让大熊猫与人类共存于一片蓝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除胡锦矗、乔治·夏勒、张和民外,还有许许多多为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保护而默默无闻奉献过的人。如今天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党委书记张志忠也曾在“五一棚”跟踪监测大熊猫,是“熊猫梦”的忠实践行者,他和张和民一起,正带领着“熊猫人”们为实现“熊猫梦”而努力着!

而从“五一棚”凝聚起来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代表野生动物保护精神正在代代相传,遍及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的各大山头。相信,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