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玉琢:千年古刹普救寺

 2021-08-30    admin  

千年古刹普救寺 

申玉琢

你也许不知道三门峡附近有个叫做永济的城市,但不会不知道八仙之中有位吕洞宾的神仙;你可能不知道黄河从哪里流来,但不会不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鹳雀楼;你不一定知道晋西南有座名叫普救寺庙宇,但不会不知道《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的故事,而这一切,都与山西的一座古城——永济相关。可别小看那里的一山一水,它们大都是有来头的!就拿永济这座普救寺来说吧,它还是我国古典名剧《西厢记》故事的滥觞之地呢。

普救寺始建于何年,今已无考。但从典籍记载和出士文物推断,不会迟于隋开皇年间,只不过当时不叫普救寺而叫(西)永清院。五代十国后期,河中节度使李守贞反叛自立,就盘踞于此。后汉刘知远派大将郭威领兵讨伐,因久攻不下,郭威便去城郊一庙内求签,以卜胜败。

普救寺.jpg

方丈见郭威日角隆准,虎步龙行,仪容奇伟。便免去焚楮酹酒,折星礼斗,灼龟揲蓍等繁?仪式。直接对他说:大帅仁义之师,只要不杀无辜,善待百姓,即便金城汤池,都可指日而下。郭威便当场折箭为誓,入城后决不妄杀生灵!

此誓一出,果奇迹屡现:先是叛军裨将费某与主将李守贞之小妾勾搭成奸,在别院幽会时被李守贞抓个正着。将二人问斩后,又引起部份士兵哗变。哗变平息后,某小校率弁巡夜时,又惹燃了粮秣。这些不乱自乱,意外频出之事,不仅让城中粮草殆尽,就连守城士兵也壮气蒿莱。郭威乘机攻城,走头无路的李守贞和妻子自焚而死,永济果然一蹴而克。

事后,郭军也信守誓言,对城中居民秋毫无犯。从此,这座初名(西)永清院的寺庙,因与日后当上皇帝的郭威有此过从,也就更名为普救寺了。

事情至此,这本与男欢女爱无关的佛门静地,岂知在北宋初期——就像邓小平恢复高考那样——恢复科考时,一些读书人见寺院环境幽深,便来此借读。而借读的学子中,碰巧有人又金榜提名,成为天子门生,进入国家编制不说,庙子也因此名声喧赫,引来更多善男信女来此盘桓:男的读书,女的祈福或求子。

于是,作为男主角的才子和作为女一号的佳人都已凑齐,一些好事者就以自已的暧昧想象,编造出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迎合当时“小资”们的艳情趣味。说是:张生当年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借宿。不意巧遇因送父柩,扶榇回乡而滞留寺内的崔莺莺。一方潇洒如玉树临风,一方柔静若幽兰含蕊,二人流目送盼,一见钟情。饥不可耐,急不择路的二人,最后在丫鬟红娘的窜掇下,翻墙越界,在西厢僧寮的板床上,饕饕餮餮,喜结良缘云云。其情节因迎合了历代平民之“三观”,故大受欢迎。

随故事传播,又附丽出更多故事,如:张生当年读书借宿的僧房,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套院。莺莺和她母亲、丫鬟红娘居住的梨花院,则是大雄宝殿的东侧当年的尼姑坊。导游们还煞有介事指点说:哪里是张生为泡莺莺而翻墙的地方;哪棵树是莺莺为销魂一刻而待月的梨花树。虽系捕风捉影,倒也绘声绘色,言之凿凿!

为让情节更加纡萦,还把史有其人的郭威也请来凑趣:说若非他在普救寺前折箭立誓,就不会有他后来灭后汉、建后周,当上后周的开国之君。

事情发展到这个份上,既非寺僧所愿,更非寺僧所能左右。于是在北宋末年对庙宇进行修葺时,寺僧只好尊重民意,依据传闻,增添了一些与《西厢记》有关的廊、榭、厢、轩。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普救寺所在之晋西南地区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寺院的殿堂僧舍全部毁圮。以后,费时八年到公元1563年时,包括莺莺塔(舍利塔)在内的建筑,才得以修复。后又因兵燹战乱,时修时毁,到1920年时又遭过一次大火,后来又被侵华日军破坏,到1949年时,普救寺除剩下莺莺塔、石狮、菩萨洞,其它建筑均不复存在了。

1986年,当地政府为搞活一方经济,大打“西厢”牌,拨出数百万资金,对普救寺进行修复。将古寺规划为前寺院、后园林两个部分。山门上高悬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横匾。

普救寺的寺院部份,大致分布在三条轴线上。靠西的轴线上建有大钟楼、塔院回廊、莺莺塔、大雄宝殿;中轴线上有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东轴线上有前门、僧舍、枯木堂、正法堂、斋堂、香积厨等。大雄宝殿内供有三尊立式石佛,其中释迦牟尼佛像高三点九米,它们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复普救寺时,从塔后三十三米处的地下出土的。从佛像的艺术风格看,应是北魏时期的作品。据说,另外两尊佛像出土时没有头,现今佛像的脑袋是以后加上去的。整个建筑,从古寺所在的峨眉塬上到峨眉塬下,佛殿经阁,廊榭亭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畅意适怀,给人以雄浑庄严,沉雄峻拔之感。

该寺的园林部份则由寺后一处地势高低起伏,形制活泼流畅的苑囿组成。园内假山,孔窍玲珑,悬险如削;廊榭亭阁,展檐欲飞。荷花池上横架鹊桥曲径;“待月台”前花径迷离,塔桥相接、湖山相衔。更有与《西厢记》故事密切相关之建筑,如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等等,穿插其间。

拔地而起的莺莺塔,共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神奇的音响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轻扣,塔上便会传出宛转悦耳“咯哇--咯哇--”的蛙鸣之声,清响四闻,令人称奇。这就是方志所载的“普救蟾声”,为古代永济八景之一。

如今,莺莺塔四周,回廊围绕,殿堂错落,僧舍经堂,鳞次栉比。一座按原样在原址修复的普救寺,又雄踞在三晋大地之上了。

作者简介:申玉琢1942年9月出生于辽宁沈阳,1950年随父母来四川成都,文化程度初中。从16岁(1958年)起,在成都扛大活、干零工。惟1997年退休后,骤然迷上文学,并于1999年开始先后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散文、随笔、游记、小小说400余篇约60万字。并于2000年加入成都市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四川散文学会;2005年加入四川省摄影家协会;2006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2011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其间:曾应邀主编:《学生词语句纠错手册》《成语分类学生词典》《学生歇后语词典》等工具书3部约240万字,均由青海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6月出版发行;散文集《闲笔杂缀》也于2010年7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问世。

弄笔之余,雅好摄影。先后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西部导报》《中国老年报》《民族》《旅游》《成都晚报》《西部观察》《西部旅游》《晚霞报》等刊物发表照片千余幅。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