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admin
作者简介:许晨,男,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第六届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职称。第十二届青岛市政协委员,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9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2003年12月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结业。出版有《居者有其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纪实》、《人生大舞台---样板戏启示录》、《血染的金达莱》、《琴声如诉》、《再生之门》、《第四极》、《一个男人的海洋》等十几部长篇报告文学和散文集。电视文学剧本《战歌没有消逝》、《鲁氏兄弟》(合作)、专题片《走过罗湖桥》(合作)。作品曾获得《人民日报》文学版一等奖、“冰心散文奖”、全国海洋文学大赛特等奖、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电视剧飞天奖提名等多种奖项。
魔幻码头 (散文)
许 晨
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看过一本外国童话书:讲的是一个孩子发现了一棵倒长的大树,长到深深的地心里。他好奇地顺着树干爬下去,越爬越深,竟然走进了一座奇特的城市——大街上跑的公交车无人驾驶,自动靠站上下乘客;琳琅满目的商场里没有售货员,计价收费全凭机器;加油站同样不见人影,缺油车辆自己前来补充能量。
真是生动有趣而又不可思议!
然而,时至今天,我来到了世界上第一大集装箱港口——位于我国东海之上的洋山深水港,却惊喜而又欣慰地看到那个童话王国降临了人间,那种科幻小说中的描写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一个神奇的令人震撼的“魔幻世界”呈现在眼前。
远远望去,几千米的海岸线上矗立着一台台红色的桥吊装载机,巨大的集装箱被它们迅速抓起,依次放入自动导引车运送到指定位置,再由轨道吊车准确而整齐地码放在堆场上。最令人称奇的是:整个码头上竟然没有一个人影,那些吊机、载重车辆也没有司机驾驶室,各种机械都在有条不紊地自动运行着,冥冥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摆弄着一切。
咦?这与传统的码头大相径庭。难道冰冷的机器魂灵附体,都有了生命?
谜底很快揭开了:这就是开港不久的全球最大的单体全自动化码头——上海港务集团洋山港四期工程项目,一个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中国科学家 和工程师创造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成果。过去海港码头上人来车往、机声轰鸣的场面一去不复返,操作人员只需坐在远程控制室里,看着眼前的电子屏幕,扳动几个手柄按钮就可以全程运转了。
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座“无人码头”,也可称“魔鬼码头”,当然是指其神奇而言。不过我觉得“魔鬼”一说有些不雅,改一下称谓,比喻成“魔幻码头”似乎更动听更有褒意一些。事实上,不是“无人”,也不是“魔幻”,而是其中酝藏着我们几代海港人的远大志向和聪明才智。陪同我参观的党委书记沈淼,是一位年轻干练的女士,早年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进入上港集团后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对于这些年的沧桑变迁如数家珍。
上海港是一个百年老港,清末民初发展成为航运中心。历史的车轮驶进了1949 年5月,上海港回到了人民手中,掀开了崭新一页。不过那个年代的货运码头装卸仅仅脱离了人拉肩扛的状态,用上了简单的吊车、卡车等机械,这就使饱尝过扛大包、上跳板等繁重劳作的码头工人兴奋不已了。曾经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现代京剧《海港》,正是以上海港为原型创作的。其中,退休老工人马洪亮重回港口的那段唱腔脍炙人口:“看码头,好气派,机械列队江边排。大吊车,真厉害,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
然而,当世界航运进入了更为先进的集装箱时代,我们却由于“文革”的影响落后了,直至拨乱反正的1978年9月,中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在上海港张华浜码头正式开辟,也拉开了上港集装箱运输的大幕。中国人是勤劳而智慧的,一旦挣脱了某些羁绊就会焕发出冲天的创造力。1995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经过数年的艰苦奋斗,一条长达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如同伸展的手臂,将孤悬海外的洋山岛揽入怀中,上港集团洋山港横空出世。
从2005年12月起至2007年12月,洋山深水港一、二、三期工程陆续投入运行,上海港如虎添翼,2006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 2011年达到了3000万标准箱,问鼎世界第一。如今,他们全力打造的洋山四期顺利建成,又为这个东方大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码头。它一次开港运营7个泊位,岸线长达2300多米,采用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和振华重工集团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两者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这是真正的“中国芯”。
其中满场奔跑的蓝色自动运输车特别引人注目。这些车跟中型卡车大小相近,简称AGV,锂电池驱动,但没有驾驶舱,由车顶上的天线通过布设的61199根磁钉来感知定位。地面每隔两米布设一个磁钉,宛如一张硕大的“围棋棋盘”,网络着整个码头。通过智能程序,AGV可以自定行车路线,有效规避碰撞,在岸桥区和堆场内自由穿梭。犹如一只只辛勤的工蜂一样,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沈淼书记陪同着我边看边介绍,最后走进了那座形似火炬的塔楼,如同电视发射塔上的旋转观景平台,又好似飞机场指挥塔台一样,凭窗远眺,整个洋山港尽收眼底。这是洋山四期的标志性建筑——中央控制室,也就是自动化码头的心脏和大脑所在。只见高大明亮的环型落地玻璃窗前,排列着一部部现代化的工作台,操作员面前各有四块清晰的电子屏幕,精准而又清晰地注视着岸线和堆场。
“码头上所有工作都由操作员在这里完成,其他地方看不到人,这也就是‘魔幻’名称的来历。整个码头分为岸桥区、集装箱堆场和卡车接货区。船停在指定泊位后,桥吊自动将集装箱卸下,由自动导引车(AGV)将货物运到指定位置。前来取货的集装箱卡车,经过预约在提货区等待就可以了。”
“哦!真是太神奇了!”我一边赞叹着一边提出了问题:“这些奔跑的电动车没了电怎么办?是不是还要用人去充电啊?”
“不用。”沈书记指着远处一栋白色的房子说:“看,那就是换电站,是AGV车的‘食堂’,它们‘饿了’就会自动去‘吃饭’,换一块电池只需6分钟。这样一来,就能实现24小时无间断工作。”
如此说来,这真是一座有灵性有生命的码头。如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认为是“天方夜谭”。事实上,中国港口建设者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消化提高,改革创新,一步步达到了世界顶级高度。洋山港四期工程历经3年建设,率先启用了10台桥吊、40台轨道吊、50台自动导引车,最终将配置26台桥吊、120台轨道吊、130台自动导引车。年吞吐能力设计为400万标准箱,远期可达到630万标准箱。
最为令人感叹的是:它大大减少了码头的人力成本,改善了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杜绝了人身安全事故,过去那种繁重、危险和嘈杂的码头永久消失了。与前面三期码头相比,这个四期项目占地最小、岸线最短、用人最少,可创造的效益却是最高。它不仅是国际上最大的单体自动化码头,也是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码头。沈淼书记自豪地说:“从平均效率上来讲,我们这里等于都是全国劳模吊装专家许振超在操作,而且是全年全天候24小时无休止的‘许振超’!”
奇迹啊!真是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奇迹!
公元2017年12月29日,上午11时,又一个震撼中外的奇迹在这里诞生了——
高大明亮的信号塔环型落地玻璃窗前,远程操作员面前清晰的电子屏幕上:一个红彤彤的40英尺集装箱被桥吊装载机稳稳吊起,箱身上一条闪亮的标语格外醒目:“2017年上港集团集装箱吞吐量第4000万标准箱”。好啊!上海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又创造了一个傲立群雄的新纪录!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上了一个新高峰!
一年装卸进出4000万标准箱,这是个什么概念?它相当于美国所有港口吞吐量之和,达到了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如今,世界上最大的10座港口中,有7座在中国。除了上海港以外,其他分别位于深圳、香港、宁波、青岛、广州和天津。因了这些港口的优质服务,中国的对外贸易得以乘势发展。这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华夏大地经济需求强劲、各项社会事业高速发展,“中华号”舰船正在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那天,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站在年轻的操作员身后,看他随着一声指令自信而准确地扳动了起吊手柄,那只凝聚着世人目光的集装箱从货轮上渐渐升了起来。我的心情与大家一样,犹如涨潮的海水波涛起伏。刹那间,整个中控塔楼内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不少人的眼睛都湿润了。
透过硕大的环型落地玻璃窗,我再一次眺望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只见一台台桥吊装载机、一只只自动导引车、一架架轨道吊车按照计算机程序,全都像“着了魔”似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奔波着。没有一个人影,却承载着千万海港人魔幻、神奇而又真实的梦想:以“强海梦”助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依稀闪现着黄浦江畔汗流浃背的挑夫、万吨巨轮上的五星红旗、还有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的东方大港......
《魔幻码头》刊于《文艺报》2018年5月11日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