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0 admin
一曲岁月忧歌
——《四个春天》观后感
四个春天,四个年份,一段共同经历的人生之旅。影片开头便未见其像,只问其声。鸡鸣狗吠声响起后,一段用于葬礼的悲伤吟唱,将观众拉入了影片中的人生旅程……
影片中的镜头语言饱含人物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
影片中多呈现空镜头。这些空镜头除了暗示时光流逝之外,还起了暗示人物情感的作用。姐姐去世的情节可谓是影片的高潮部分。姐姐去世后的第一次祭祀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导演于是把镜头转向了天空。这段空镜头中,黑压压的天空占了镜头的四分之三,镜头中的乌云缓缓移动,渐渐地吞噬了白云。一颗枯树、一栋老屋,在这片天的映衬之下显得越发凄凉。影片中的人们在祭祀姐姐时,虽然都没有痛哭流涕,但这一空镜头足以暗示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状态,同时也将观众内心悲伤的情感推向高潮,随时迸发。
《四个春天》是一部导演以父母的家庭生活为主要背景的记录片电影。影片中的仰拍拍摄方法,无形之中透露着导演的个人情感。影片中,在表现父母的勤俭持家的品质时,导演一律采用了仰拍的拍摄手法,这无形之中向观众传递出导演心中的父母高大的形象。导演本该客观真实地表达情感,导演情感的介入也许正是这部影片的不足之处。但也正是因为导演情感的介入,使《四个春天》这部影片充满了更强的抒情色彩,也更能激起观众内心对家的情感、对岁月和人生无常的感叹。
除多种镜头的交替运用,影片中还大量地使用了画外音。
影片以父亲在影片将父亲在楼道里跑步,开始了对第一个春天的叙述。导演将镜头固定,以俯瞰的视角,将父亲在楼道中的一举一动通过镜头展现给观众。随着父亲不断地在镜头中出现又退出,电影的镜头不断地在全景和空镜头中来回切换,制造出了一种重复的效果。一声声鸡鸣和父亲跑步声的出现,则又给重复的画面添加了重复却又和谐的声音。这些看似无聊的重复,给影片营造出了一种岁月静好的基调,也似乎在暗示着观众——生活本就充满了平淡和重复。
影片前段,鸡鸣狗吠之声常常被作为画外音,鸡鸣狗吠声在乡村生活中随处可闻。因此,影片前段的这些画外音,并没有使影片显得嘈杂,反而给影片增添了乡村的生活气息。同时,影片前段的画外音并不多,鸡鸣狗吠的画外音,则因此使导演拍摄下的生活显得更加安静宁和。
影片中段,鸡鸣狗吠的画外音减少了,父亲的演奏二胡、笛子声音成了大多数镜头的画外音。二胡、笛子的声音都具有悠长、富有抒情性的特点。以父亲的演奏声为画外音,一方面可以保证纪录片电影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父亲的演奏声必然带有父亲的内心情感。因此,这种画外音的运用也无形中向观众传达了父亲内心的主观情感,观众由此可以对父亲的蕴藏的情感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加了观众对影片的参与感。
影片中的燕子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因此,燕子南迁常常象征着游子归家。《四个春天》便运用了这一象征,在海报上安排了燕子飞翔的图景。其次,影片中也多次出现了燕子到父母家筑巢的场景。燕子喜欢安静,如果家中气氛总是想和温馨,燕子便会选择在此筑巢,所以燕子筑巢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幸福。影片中提及燕子多次来父母家筑巢,因而可以推断出,父母家的气氛总是幸福祥和的。这一层意象加深了影片表达的主题——人生尽管充满了酸甜苦辣,可生活的基调还是平淡的。
岁月悠悠,人生如梦。四年对一个人来说,也许只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一个小片段。然而,《四个春天》让我们透过“四个春天”,看到影片中人物的人生历程的缩影。父母的处事态度和生活方式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本质是平淡美,姐姐的去世让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常与流逝,看到了生命恍惚间可能会“唿啦啦似大厦倾”,最终好似黄粱一梦。
影片中的父亲和姐姐都唱过:“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面对时光的无情奔走逝去,父亲和姐姐的坦然让我心生钦佩。“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我们并不惋惜。”好似一曲岁月忧歌。听者还在为忧歌哀伤着,而歌者已对时光坦然。逝去的时光永远不会回来,离开世界的人也不可能再相见,那就轻吟岁月的哀歌吧,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生活还是要继续……
原文链接:一曲岁月忧歌——《四个春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