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admin
作家简介:孙少鸿,男,福建惠安人,公共管理硕士,供职于泉州某政府机关单位。泉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当过教师、记者。业余写点文字,作品《月圆之夜》、《鹧鸪天》等散见于《泉州晚报》、《厦门网》、《拉萨晚报》等媒体。
温陵古街巷的前世今生
孙少鸿
在一个天气晴朗、碧空万里的周末的午后,我沿着温陵的古老街巷,一路缓慢骑行。走走停停,穿越大街小巷,边行边看,看着街道两旁刺桐树迎着炎热的夏日绽放朵朵火红的刺桐花,探寻古街巷的前世今生,探寻古街巷所承载的千年历史沉淀所遗留的人文气息。
午后的风轻轻的,柔柔的,吹在脸上,宛如古城母亲在轻轻诉说她的传奇故事和历史的风花雪月。泉州古城不大,古民宅尤显得稀缺,名人故居更是古民宅中的奇珍异宝。有些古民宅历史久远,虽说久远,也大都不超过百年,超过百年的房子也许破败,也许坍塌,也许荒废,能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都经过后人的多次修缮。这些名人故居大都是古代官员遗留下来的,比如坐落于西街甘棠巷的清朝宰相李廷机故居,比如聚宝街被列为中华历史83位文化名人之一的李贽故居,比如位于镇抚巷的黄宗汉故居,比如位于通政巷的苏廷玉故居,比如位于释雅山公园的施琅将军故居,这些无一不是官至高位,知府、总督、侍郎、尚书、帝师甚至宰相。
古代学而优则仕,读书人通过考试,考中进士就可以封官。所以,科举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考试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社会能延续千年,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足见它在选拔人才方面确实经得起历史和现实的考验。就科举的考题而论,主要考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就是古人治国理政的精华所在,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从中可以窥见一斑。
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宋元时期开始,泉州在东南沿海一带,经济逐渐繁荣,文化名人鱼贯而出,出现了欧阳詹、李贽、张瑞图、李光地、施琅、郑成功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加上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温润,毗邻大海,日夜观看潮起潮落,铸就了泉州人爱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博大胸怀。
泉州古街巷中,比较著名的有通政巷、甘棠巷、裴巷、聚宝街、花巷、甲第巷、镇抚巷等,在走街串巷中,我深入施琅、苏廷玉、许光邦等名人故居中,与名人后人攀谈,企图从中发现历史名人遗留的文化奇珍。历史过去几百年,有的名人后裔漂洋过海,有的迁往其他城市,古宅虽在,但是名人生平的传说也只剩下片言只语,无从考究。有的名人后裔没有继承文化衣钵,无钱修缮,只能眼看难得的文化遗产荒废破败。
房子久无人居住打理,必然会逐渐坍塌,所幸这已引起有识之士的重视,并投资加以修缮,有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使这些故居重焕光彩,发出耀眼的光芒。有的成为茶馆,有的成为景点,有的成为书画室,百年老宅终于在历史文化名城得以保护。
穿行在高楼大厦、钢筋水泥之间,走访泉州大街小巷,探寻红砖绿瓦古民居的前世今生,总结盘点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思想哲理、轶事趣闻,让自己的思想过滤、升华,这犹如夏日里的一股清泉,又如古城刺桐红中的一抹浅绿,在繁杂的尘世中带来丝丝凉意,沁人心脾。
(摘自《泉州晚报》)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