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admin
从常识出发
——关于诗的几句门外话
我说不出让所有人都认可的关于“诗”的定义,但我是清醒的,文字更不能糊涂,因为诗是醒着的艺术。看一个诗人有没有创造力,有没有“史”的存在意义,主要看他“命名”的能力。
这里需要说明,“史”的意识是内在于诗人修养的底线,包含人格底色和艺术伦理等。这是与生俱来和后天磨砺综合形成的结果,它是动态的,犹如地平线。
所以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定义,但你要阅读、思考、写作。我一向说,诗无师承,但有谱系。诗人首先是“人”,但“诗”却是上帝给人的特殊规定性,它内置在我们的精神深处,与灵魂住在一个房间,或者它们彼此不可分割。故人人都是潜在的诗人。
所以我们看到的“不好好说话”(荣光启)和“把病句放对了地方”(简明)的“语言”“形式”(马永波),都是诗的投影或摹写。人类没有能力把“诗”完整地写出来,也许只有上帝有这种能力。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靠近它,通道只有一个——“心灵”。
所以诗人与诗人的确有区别,这种区别不是题材的区别,不是技术的区别,不是“民间写作”与“知识分子”写作的区别……,也许都是,但只能说明一部分问题,而且是浅层次的问题。人人生来平等,诗歌文本体现着层次、境界的残酷差别,遂有真诗人产生。
所以有小诗人、大诗人之分,有真诗人、假诗人之异。市面上的“代际划分”(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等等)、“身份划分”(如打工诗人、官员诗人、农民诗人等等)都是人们随便使用的标准,好诗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好诗(大卫),它应属于个人。
但诗说到底不是“胡言乱语”,不是凭空的臆造,不是文字游戏,更无法靠诗游戏人生。它是上帝的福利,我在写作中坚持“说真话”,不仅仅关涉诗人,它关涉一个时代的病症,是对“诗”的护佑和敬畏,是对“人”的价值确认和弘扬。人应是人!诗也有公共性!
……
因此,我认为一个爱诗、写诗的人,应从“常识”开始,而且时时坚守“常识”,最起码不断回到“常识”。
“人”的常识,需要你从社会学、文化学、宗教、哲学等等地方去认识。好在人类有自己的“普世价值”范畴。最起码,人是站立的,与犬有别。此点尤其重要。随后方可谈到悲悯,包含爱和宽容!
“诗”的常识,需要回到起点来打探。 其实诗的起源来自劳动号子还是巫术唱词都不是根本问题,“情”、“志”之辩也可作为学术问题。关键是你的写作行为、你的文字是否来自于生命的必须!
千万不要谈技术第一,尽管没有不包含呼吸的技术。诗是古老的艺术,尽管我们谈论的诗不过是诗的形式,需要技术,但技术上其实不过几个对立的辩证关系,如长短、简繁等。现代很多著名诗人却无知于造字“六法”和诗歌“六义”,只喜欢梦呓和脏话,还自以为先锋和现代。是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造就了我们欣赏的惰性,我们习惯了自然意象的魅力,但我们必须重新激活用母语给世界命名的能力。
诗,不仅仅在于分行,写作、发表、评奖等等都是给它铺设的轨道,但与诗的优劣、真伪实在关系不大,何况世间的风总是把万事万物吹得东倒西歪,甚至变了形状?!
张炜说:“领略过很高的人生境界之后,跟最卓越的灵魂对话,拥有过那种绚烂的巅峰时刻的极度体验,物质主义的诱惑也就不算什么了。”是吗?我想是。这段话包含了许多层体验和经验,特别对于今天,对于身处物质欲望携裹灵魂的我们。
为此,在一切都缺乏常识的国度,我们应从普及常识和坚守常识开始。当然,回到简单,需穿越复杂,这既需要眼光,也需要能力。事实上,回到的简单已经是“大简单”,即“大复杂”。因此,真正的简单那是大境界,大境界怎能简单?我近年倡导的“为良心写作”,不是什么新发现,不过就是提倡和坚守良知的底线,抵御人性的堕落;我所追求的“繁复”之美,也不是对简单的丢弃,而是包容和超越。是耶,非耶?见智见仁,何必强求统一?
何况对于诗而言,也许很多人以为我说的不过是门外话。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