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admin
中元节后,舅舅托人给我捎来一袋他和舅妈亲手制作的褡裢粑。舅舅在电话里说:“桃,你最喜欢吃褡裢粑,你妈不在了,我和你舅妈就包了一点给你带去。”
撕去包裹褡裢粑的芭蕉叶,将粑粑放进烤箱烤得焦脆。取出稍凉后,轻咬一口,外焦里嫩,香甜细腻。这熟悉的味道,是母亲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我的家乡是一个坐落于万峰湖畔的布依山寨,距兴义市区三十多公里。外公家和爷爷家分别在寨子的两头,父母青梅竹马。父亲中学毕业后考上省城的学校,后分配到兴义工作,母亲在家乡务农。我是父母的长女,在家乡小学读到三年级后,被父亲接到兴义上学,但寒暑假都是回到山寨,帮着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牛、拾柴、找猪菜、煮猪食、薅秧苗、掰苞谷、做饭烧菜,等等。我升初中时,父亲将母亲和两个妹妹也接到兴义一起生活。
我们三姐妹和母亲还在山寨居住的时候,因为我们家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一年到头亲戚和左邻右舍都常常来帮母亲干这做那。农历七月半制作褡裢粑时,那些舅妈姨妈伯妈孃孃们总是先来到我家,洗芭蕉叶、炒芝麻花生、舂花生、揉糯米面、包粑粑、上甑蒸熟,大家分工协作,各个环节流畅进行,在欢声笑语中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好像没用多长时间,一大甑子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褡裢粑就出笼了。我和妹妹们总是像饿极了的馋猫,赶紧去抓起两个,用嘴使劲吹气,待稍微不烫就三下五除二撕开外层包裹的芭蕉叶,将里面的粑粑狼吞虎咽地吃下去。那种味蕾绽放,食欲大增的感觉,如今还记忆犹新。
布依族喜爱糯食,大年小节、婚丧嫁娶、走亲访友,都要用糯米做成各种食品,因此传承了许多糯食加工制作技艺,褡裢粑就是其中的一种。每年农历七月半,也就是汉族人所称的中元节,褡裢粑是布依族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褡裢粑,因形似布依族用土布制作的一种挂在肩上的口袋“褡裢”而得名。
制作褡裢粑的原料是上好的糯米,配料有白芝麻、花生仁、红糖、猪油等。
褡裢粑的制作过程很是讲究。首先是舂米面或磨米浆,取所需数量的上好糯米,放在20℃左右的温水里浸泡三四小时,筲箕滤干水分,用石礁舂成米面,或用石磨磨成米浆待用。如果第一步制成的是米浆,还需要吊浆滤水,把米浆装在干净的土布口袋里,扎紧口子,悬挂或搁在木梯上使之滤出水分。
第二步是备芭蕉叶。布依族房前屋后大多种有芭蕉树,砍下其中大张的叶面比较完好的,去梗洗净。烧开一锅水,放进芭蕉叶烫煮两分钟,使其蔫软不易开裂。将烫好的芭蕉叶摊开晾干水分,撕成约20×40cm的长方形备用。
第三步是揉米面和制馅。将糯米面放在容器里,视米面的干湿程度加入凉水和红糖细末,揉成光滑的糯米粉团。不同县份或村寨的布依族,制作的馅有所不同,最常用的是花生芝麻红糖馅,有的还会加入芭蕉、木耳、干笋、猪肉等。
最后一步是包和蒸。将芭蕉叶平摊,背面朝上,薄薄地抹一层猪油防粘,取100克左右面团揉成饼状,包上25克左右馅,压扁后放在芭蕉叶上,每两个糯米团并排放在芭蕉叶的两端,裹起来后放入甑子里旺火蒸熟即可食用。蒸熟后的褡裢粑,可以摊开放在簸箕里阴干,也可挂在竹竿上晾干,自然状态下可以存放一段时间,如放进冰箱冷冻,可以随吃随取。
制作褡裢粑不需复杂的技法,也没有炫目的配料,只有食物本身的质感和美味。它色泽酱黄,带有芭蕉叶的清香,热食软糯细腻,冷食清凉甜润,烙、煎或烤食则外壳口感香脆,布依族男女老幼对它情有独钟。
舅舅托人带来的褡裢粑,让我忆起往事,更加怀念父母。每个人味蕾中总有一些味道永远挥之不去,小时候吃过什么,它们就会像烙印一般跟随你一辈子。往往那就是母亲的味道,父亲的味道。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认清明天的方向,亦不忘昨日的来处。
父母已先后逝去,但我从未远离家乡,仍经常回山寨走亲访友。寨子里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大多都认识我。故乡是根,故乡的呼唤,常常在耳边响起。无论我们的脚步走得多远,心却总是朝着故乡的方向。在漫长的岁月里,食物和故土、乡亲、勤俭、坚忍等情感混合在一起,总是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褡裢,褡裢,连的是爱情、亲情、友情、乡情。我仿佛又看见故乡大片大片的芭蕉叶正在阳光下摇曳,绿油油的样子,让人好不欢喜。明年七月半回去和舅舅舅妈一起制作褡裢粑吧,我对自己说。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