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三兄弟的幸福生活

 2021-09-04    admin  

评论者简介:王艺森,河北秦皇岛人,1997年2月出生,燕山大学现当代文学在读研究生。

这个夏季

北野

这个夏季太灼热,穿过森林的动物

和穿过田野的动物一样

它们身影在变小,光在减弱

像天空里的落叶,既被风炫耀

又被风扔掉,如同我树荫里的睡眠

似乎只有一场梦,才能把死亡的身体

罩住,像阻止一片动荡的波涛

 

这个夏季的热浪,既袭击呱呱坠地的

婴儿,也袭击泪流满面的死者

这个夏季,我领悟了一场疾病的

最终结果,那些夸张的祝福

那些纸人、冥币和花朵,那些

宴席中的嘴唇,并不存在的社会

和丧仪上哭泣与欢笑的人,让我

突然之间,颜面扫地,身心脆弱

 

我看见,这个夏季用神秘的光

埋住了它自己,还有藏在

我身体中的人,他们的命已经

早早结束,即使他们哭泣、挣扎

也不能逃出这个神赐的密室

像一场四处飞扬的灰,我无法

在广大的世界上,把它们一一收回

 

这个夏季,我的内心是有局限的

像我的身体总也无法承受它们

像深夜我一个人的沉默

而住在树上的人,正利用了

此时的夜幕,为我吊下一把梯子

——我无法拒绝这些惊心动魄的枯叶

仍然要向着虚空说一声:谢谢!

深渊中的哲思

——细读北野的《这个夏季》

王艺森

在河北诗坛,享有“燕赵七子”冠誉的北野无疑是出彩的,其诗作纵横捭阖,汪洋恣肆,承继了古人的大气磅礴之魄力和慷慨悲歌之情怀。在他的诗歌里,杂糅了诸多繁杂的质素,将中华传统文明观念、西方哲学思想和民间野史传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在层层递嬗中仔细锥探。同是河北诗人的大解说的很透彻:“他(北野)的诗有着复杂纠结的辩驳与互否,在意象的相互撞击和摩擦中环环相扣,强力推进,把读者推到无法置换的境地。”《这个夏季》是《燕山上》诗集中出色的一篇,本文试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其进行浅析。

 

这个夏季太灼热,穿过森林的动物

和穿过田野的动物一样

它们身影在变小,光在减弱

像天空里的落叶,既被风炫耀

又被风扔掉,如同我树荫里的睡眠

似乎只有一场梦,才能把死亡的身体

罩住,像阻止一片动荡的波涛

 

北野在诗的开篇就直言“这个夏季太过灼热”,以至于无论是穿行在郁葱苍翠的森林里的动物还是越过广阔无垠的田野的动物,它们都抵挡不住周围灼热的高温,所以它们的“身影在变小”,“光在减弱”。真是有如唐代的诗人王毂在《苦热行》中形容的那样:“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整个世界仿佛被升腾的热浪所包围,使空间扭曲、万物变形。我们应当注意到,“变小”和“减弱”是时间维度上的流动,这其实暗示着死亡脚步的行进。动物们的“身影”为什么一点点在变小?绝不是因为太阳的热量在减弱,而是因为动物长时间受到强烈的光线照射,身体必然会处于一种类似于“烧焦”的状态,因此动物们的“身影”渐渐萎缩,直至衰亡到“干尸”的可怖形式,这是物理上的变质。而“光”既是希望之烛火,更是生命之显照,“光”的减弱,正意味着生命的消逝。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接连使用了三个比喻:“像天空里的落叶,既被风炫耀/又被风扔掉”,“落叶”是枯干的,极易被风吹起,在它腾空而“飞”的过程中,既可以看成是“风”托举着“落叶”使其舞蹈,又可以看成是“风”毫不怜惜地把“落叶”信手“扔掉”。继而如同“我”躲藏在“树荫”里的睡眠,似乎只能用一场虚幻的“梦”才能把这已经“死亡”的身体“罩住”,企图用梦的空冥来掩饰灵魂本体的虚空,想要预先阻止即将到来的“动荡的波涛”。三个连续的比喻和所传达的意蕴将全诗的第一个张力彰显出来,“这个夏季”明目张胆地透露出浓郁的死亡气息。

 

这个夏季的热浪,既袭击呱呱坠地的

婴儿,也袭击泪流满面的死者

这个夏季,我领悟了一场疾病的

最终结果,那些夸张的祝福

那些纸人、冥币和花朵,那些

宴席中的嘴唇,并不存在的社会

和丧仪上哭泣与欢笑的人,让我

突然之间,颜面扫地,身心脆弱

 

第二节在内容上承接第一节,在“这个夏季”,任何生物都无处可逃,侵袭的热浪不仅灼伤了动物,竟连“呱呱坠地”的新生“婴儿”和“死者”也不放过,《老子》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关于“不仁”,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凶残”;其二是“麻木”。既然动词是“袭击”,那么北野的理解显然偏向前者。让人注意的是,形容词“泪流满面”和主语“死者”之间产生了一种悖论,既然存在于世间个体的生命已经消亡,那又何来“泪流满面”?难道说是死者在逝去之前对世界的不忍而痛哭流涕?作者在下文给了我们答案。原来是“我”经历了一场“疾病”,这场疾病带给我的最终结果是肉体的腐败。可是身体的涅灭不但没有让“我”的意识消散,反而让“我”在吊唁仪式上听到了“那些夸张的祝福”,看到了棺椁周围的“那些纸人、冥币和花朵”、那些在丧宴中大快朵颐的“嘴唇”,还有在灵堂上“哭泣”和“欢笑”的人,使“我”突然感到异常的尴尬无奈,以至于“颜面扫地”、“身心脆弱”。此时,诗歌的第二个张力浮出了水面:死亡本身所带有的绝望感已经足够令人惊怖,但更大的痛苦来自于对外部现实世界暗陬内鲜活的感触。如果说第一节中的“夏季”单纯指向某个特定的时令,那么,这节中的“夏季”就具体化了,成为了“虚与委蛇”的代名词,“热浪”也就在这层意义之上产生了含混的效果,既可以说是季候的特征,又可以说是虚情假意的话语。

 

我看见,这个夏季用神秘的光

埋住了它自己,还有藏在

我身体中的人,他们的命已经

早早结束,即使他们哭泣、挣扎

也不能逃出这个神赐的密室

像一场四处飞扬的灰,我无法

在广大的世界上,把它们一一收回

 

第三节承续了上一节中诗人对周边观察的鸟瞰视景,在审视中潜匿着神性的踪迹。《圣经》中说:“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那么,在某种意义上,“夏季”和“神秘的光”同是神的化身,神把自己掩埋了。“我身体中的人,他们的命已经/早早结束,即使他们哭泣、挣扎/也不能逃出这个神赐的密室”,生命的夭折影射苟活的软弱。“密室”一词具有强烈的含混诗学特征,首先,“密室”可以理解为“我”本身,这是最为浅层的含义;其次,可以解释成拘囿生灵的现实世界;再次,它隐晦地指向着死亡这一终极归宿,把抽象的概念用具象的方式阐释出来。密室既然是“神赐”的,那么“神”也不可避免的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神”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另一方面,“我”即是“神”。在西方神话中,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出了第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了一口气,于是人就诞生了。按照这个逻辑,下句“像一场四处飞扬的灰,我无法/在广大的世界里,把它们一一收回”,诗人被形塑成了无奈而叹的上帝,虽贵为神主,但又何尝能够逃脱这缧绁般的茫茫黑暗和仄狭的世界呢?《圣经》中说道:“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对光的追逐和渴求原本就隐含着巨大的悖论,北野将这种悖论进一步强化了,巨大的诗歌张力随之显现。

 

这个夏季,我的内心是有局限的

像我的身体总也无法承受它们

像深夜我一个人的沉默

而住在树上的人,正利用了

此时的夜幕,为我吊下一把梯子

——我无法拒绝这些惊心动魄的枯叶

仍然要向着虚空说一声:“谢谢”

 

“我”的内心并不能无边际的包容一切,恰恰相反,而是异常脆弱、疲惫和空虚的,以至于几乎无法承受住它们。在某个阒寂无声的夜晚,“树上的人”为裸真和失语状态的“我”吊下了一把“梯子”,而这“梯子”是令人惊心动魄的“枯叶”。“枯叶”与首节中的“落叶”相类比,“虚空”与“梦”和“死亡”相呼应,究其实质,还是弥漫着颓败气息的死亡之悟。诗人既然无法拒绝,那就只有登上通向“死亡”与“虚空”之梯,但这并不是被迫踏上的毁灭之甬道,而是在义无反顾中修筑的永生之蹊径,诞生与死灭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相同存在。“谢谢”一词具有明显的含混和反讽性质,既是对“虚空”接纳自己表示礼节性的回应,也是为自己找到了涅槃重生之路的无尽感喟与慨叹,又是对这混沌晦暗的虚空之境的辛辣嘲讽。“夏季”涵义的转换也很有意思,首节和尾节均单一地表示为四季中的特定时令;第二节中却拥有了“人性”;第三节中又具备了“神性”。这种自然——人性——神性——复归自然的回环往复式的结构也就象征着诗人思想的升华与轮回。至此,诗中各节的张力汇集在了一起,共同营造出了极富弹性的哲思空间。

这首诗就如同一个被寒冰包裹着的炙热火种,时常让人有种游离于自身,超然于世外的神奇体验,它所笼盖的不仅仅是个体层面上无以言说的悲怆,更启示了世人漂浮不定的永存的灵魂。其至深之处是作者情感沸腾的内在凝聚,掺杂着某种哲学思辨的夐异过程。北野像是一个残酷而没有痛感的刽子手,在剥开自己灵魂的同时,不由分说地也将我们所有人的灵魂一并剥开,在热浪灼烧后是彻骨的寒冷。诗中始终存在着两个对立的时空,一个行将崩塌,一个即刻开启。尼采说:“真正的哲学家,是死后才出生的。”北野正是在这首意蕴无穷的诗歌中进行着内在的探求和外向的延展,没有凌空虚蹈的矛盾胶和,有的尽是不证自明的悄声言说。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