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三兄弟的幸福生活

 2021-09-04    admin  

评论者简介:刘芳琳,河北承德人,1996年12月出生,燕山大学现当代文学在读研究生。

春天或感恩

北野

春夜,母亲和孩子都复活

而我是另一个人,我在泥土里

有簇新的面孔,有短暂的

柳堤、甜蜜的白杨。坡顶的

桦树,在等着纸上的阴影

 

我们谈论的,都恍惚存在

我们担心的,都伤心如落英

即使月光也顺着风声奔跑

但风声,都坠入了你的发丝

 

房子盖得太快,蜜蜂的家族.

正在分居,她们的孩子

向远处搬运着蜜糖和宫廷

狐狸熟悉“阡陌和命运”

但狐狸仍然对无边的旷野

怀有隔世的忧愁

 

燕子在空中捉水晶,蚯蚓在

泥土里,翻找磷光闪闪的星辰

离人有云的腰,也有雨的泪

他把自己升上寂静的树冠

一个人无声地看着远处

 

好在我们,彼此还都有

许多机会,有机会相爱,有机会

在镜中分身,感谢这个春天

仍然允许我们,暂居

人间,继续虚度着幸福的光阴

细读北野《春天或感恩》

刘芳琳

《春天或感恩》选自当代诗人北野的诗集《身体史》,北野一向以其扎实厚重的诗歌风格在诗坛为人所知,而这首《春天或感恩》则以展现了诗人的另一面,对待生命的恬淡与茫然,困顿与痛苦,诗人的选择就如其诗歌的题目一样,走入春日,或者心怀感恩,篇幅不长的一首现代诗,由季节的更替展现了真实的生命状态以及北野作为诗人对于生命特殊的体验。

  

春天历来是为人们所歌颂并代表新生,希望的孕育,春天是一年之始,代表着旧的篇章已经翻过去,新的篇章即将开启,自古就有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作为一年的开头被寄予了无限的向往。春不仅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常见意象之一,在当代诗歌中也经常被人们书写,林徽因在《你是人间四月天》中写道“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顾城在《梦想》中这样写:“种子在冻土里,梦想着春天。”穆旦在《春天》里写:“春天是人间的保姆,带领一切到秋天成熟,劝服你用温暖的阳光,用风和雨,使土地重复”,海子在《春天里》也曾写到:“春天啊,春天是我的品质”,对于命运坎坷的诗人北野来说,春天也是对其具有重要意义的意象之一,诗人将诗歌命名为《春天或感恩》,看似将二者对立,实为并列关系,其中的“或”字也突出强调了“感恩”,奠定了全诗感恩的基调。北野曾说过:“我与春天的幸福生活在一起,也必须与它的阴影和风声生活在一起,这是义务和祭献。”凡事都有两面性,春天也不例外,这首诗中也写到了一种怅然的情绪,但是诗人从开头便用题目点明了自己的选择,不畏惧走入春日,即使那里也有阴影和风声,但仍然对生命保有敬畏及感恩之情。

  

诗的开头第一句写到“春夜,母亲和孩子都复活”,让人不禁联想到另一位诗人海子在诗中曾写到“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诗歌也有着和诗人海子对话的意味。开头便用复活打破了死亡的禁锢,春日如同神灵有着起死回生的能力,随后写道杨柳与桦树,诗人所选取的意象将人类和自然融为一体,有着不分你我的关系,诗人的笔触对于大地上的一切生灵是共情的,共生的,人作为大地之子,与万物的联系无法割舍,是息息相关的。在整首诗中,北野对于写人与写物的关系处理得十分自然。诗歌一三四节写景写物,首先是自然意象的选取,作者除了选择了杨柳以外,还选择了动物意象,作者写道,“蜜蜂的家族正在分居,她们的孩子/向远处搬运着蜜糖和宫廷”,在两句之间描绘出了一个蜜蜂的王国,作者笔下的昆虫同人类一样有着母与子的关系,蜜蜂珍贵的事物除了蜜糖,还有着小小的宫廷,蜜蜂在作者笔下成了昆虫中的小皇族,房子盖得太快,蜜蜂私下飞散,但在诗中它们却不是在逃亡,而是在另寻吉屋入住。接着作者写道“狐狸熟悉阡陌的命运/但狐狸仍然对无边的狂野/怀有隔世的忧愁”一改狐狸在人们心中奸诈,狡猾的形象,而是变得多愁善感,在春日的原野上站着一只望向远方的狐狸,作者通过对动物拟人化的书写,拉近了诗歌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将动物赋予人类的喜怒忧愁。

    

“燕子在空中捉水晶,蚯蚓在/泥土里,翻找磷光闪闪的星辰”燕子在春雨后常常低飞捕食昆虫,也有古诗写道“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作为南北迁徙的动物历来被当做春的信使,而蚯蚓呢,在惊蛰时百物复苏,作者写蚯蚓在翻找土里粼光闪闪的星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诗中对微小如尘土中的砂石都有细致入微的刻画,在蚯蚓的世界中,砂石如同星辰一样,诗中洋溢着作者对大地的纯真的热爱,通过对自然世界的刻画,构建出了一个春日特有的情景,在各种意象交叉构建的语境之中,透露出童话一样纯真的气息,像是透过一个孩童的眼睛,以儿童化的视角,描写了春天的清新自然,生机盎然。如同一首礼赞,透露出诗人对万物生灵的热爱,对生命真切的赞颂。为全诗的基调“感恩”增加了具体的内容,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化的内容强行填充在诗歌里,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细节化的处理,让“感恩”充斥在整首诗中,让读者在读的时候不由自主的露出微笑,原来感恩或许只需要向柔和的春天写一句诗,只需要用真诚的眼睛看到春天里哪怕一只勤劳的蜜蜂的生命,生命虽微小,却也不甘堕落,生机蓬勃。在对自然中生命的描绘之后,作者又将视角拉回了人类世界,对“人”的意象进行了刻画,第三节中写到“离人有云的腰,也有雨的泪/他把自己升上寂静的树冠/一个人无声地看着远处”,离人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尤其王维在诗中写道“青青杨柳陌,陌上别离人”,古人常在春日征戍边境,春天也成了一个代表着折柳相送的别离的季节,这里写道离人有云的腰和雨的泪可谓是巧夺天工,有着特有的古典之美。

金朝道士王哲就曾在一首自咏词中有过“丹霞翠雾常攒簇,弄轻飙。系云腰。上青霄。”的书写,宋朝刘晨翁的词中也曾有过“枝头雨是青梅泪。翻作一江春水”,云腰雨泪带有疏离古典之美,离人也就从一个普通的世俗之人,带有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而离人所要做的事是升上寂静的树冠,无声的注视着远方,这一点与西方卡尔维诺的著作《树上的男爵》似乎不谋而合,离人所代表的出离世俗,寻找自身生存发展所带来的空间感与诗境的开阔在这寥寥数语中被描写的淋漓尽致。离人也就是春愁的象征,在面临繁茂灿烂的春日之景时,人们往往会有着与之正相反的淡淡愁绪,以对离人的书写代替对惆怅之心的书写,拉开了象征之物和所写之物的距离,通过异质化保留了诗歌所带有的含蓄,朦胧的特征,相比于直接描写抽象的春愁,更加融合进了诗人春天的语境构建,保存了诗的诗意,形成了及物及景的张力。

     

除了诗境的构建,诗中对于节奏的处理也匠心独运,分行作为现代诗典型的特征之一,在北野的笔下则对分行有着独到的处理,既保持了诗歌整体上的“建筑美”,使诗行看起来整齐美观,又有其独特的意蕴。在第一节诗中“而我是另一个人,我在泥土里/有簇新的面孔,有短暂的/柳堤、甜蜜的白杨。坡顶的/桦树,在等着纸上的阴影”作者对诗句的处理有意断开,在“短暂的”之后换行,第二行开头是“柳堤”,打破了传统阅读习惯,让读者不自觉的跟着诗歌的断行而放缓了阅读的速度和思考的时间,“短暂的”既可以代替前面的面孔,又可以与后面的柳堤连成一句,一语双关。在诗歌的第五节中“许多机会,有机会相爱,有机会/在镜中分身,感谢这个春天/仍然允许我们,暂居/人间,继续虚度着幸福的光阴”其中“有机会”缓缓的重复了三次,最后一个“有机会”也均可以与前后连读,“暂居”也是同样的手法,不失为一种写作策略上的创新,也使这首诗更具有精巧的结构。在诗中的第四节也有同样的手法“燕子在空中捉水晶,蚯蚓在/泥土里,翻找磷光闪闪的星辰”将整句断开,诗歌的行列排列一向是使诗歌具有诗意的关键构架之一,而诗人的处理方式,让我们在阅读第一节诗的时候,从断句与换行中更好的体会到诗歌的意蕴,“短暂的……柳堤”“坡顶的……桦树”,像是一首春天的歌谣,读来令人感到朗朗上口,且富有歌一样的节奏感,将诗与歌的结合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的第一节便用寥寥几句描绘出春天的大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情景,将读者引入了一个甜蜜的春天氛围之中。同时这样的断行,更保存了诗歌语言中的弹性,让诗变得有放有收。同时在断行处的关键词,往往可以上下连读,有两种读法,诗人的语言绝不是泛滥的,而是精致的,诗歌的处理有着打磨玉器一样的痕迹,而又不刻意造作,读来其中的韵味便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

     

在抒情上,诗人对情感的描写有着散文一样形散意不散的特征,第二节中写道“我们谈论的,都恍惚存在/我们担心的,都伤心如落英/即使月光也顺着风声奔跑/但风声,都坠入了你的发丝”我们担心的都如落英一样逝去,通过将担心的情思比作落英,在拟物上做了更自然的改良,同时后面接着写到月光顺着风声奔跑,但风声都坠入了你的发丝,将虚物进行拟人化实写,虚实交错,构建出了一个朦胧,曲折幽深的审美意境,同时描写出了春日里淡然的忧愁的情绪,并不是凄凉的或是寂静的,而是带有生命的真实体验和生命本真的情感。第五节作为诗歌的结尾,总体上也使用了抒情的手法,“好在我们,彼此还都有/许多机会,有机会相爱,有机会/在镜中分身,感谢这个春天/仍然允许我们,暂居/人间,继续虚度着幸福的光阴”诗歌结尾的抒情是直白而且简单的,“分身”成为了一种对照,人们在镜中分身,所要观照的是古典与童话的距离,现代与成长的距离,真实与虚幻的距离,这种分身是对生命的特有的思考方式。春日的阳光似乎已经驱散生命中的阴霾,这是一段短暂的生命,也是一段充满机会和无限可能的生命。

     

北野对于生命的理解是深刻的,他曾说过:“愿命运带给你更多,而我只要其中一点。一点就够了。它会让我的脑子始终装着它的慈悲,装着它的黑暗和光。”诗人从不回避生命中的痛苦,但却用坦然的态度去接受和面对甚至是享受痛苦,对于命运所赋予的一切抱有感恩的态度。北野所要审视的不是春天的赠予多不多,而是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对生命耕耘的勤恳够不够。全诗也就在这样的基调中结尾,留给读者的是回味与反思。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