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诗王亮夜欢免费阅读

 2021-09-05    admin  

近几年的印度电影中,大多都在讨论印度那些沉积已久社会问题。

比如,探讨厕所问题的《厕所英雄》。

比如,探讨女性月经问题的《护垫侠》。

又或者是探讨孩子教育问题的《起跑线》。

如今有一部,更厉害。

上映前,有人集体请愿将其封杀,差点被禁。

因为这一次,它直击了印度更现实,更残酷的社会问题——

《第十五条》

这是一部足够让人体会到绝望的电影。

试问,如果你生下来如果注定只能扫厕所。

哪怕你成绩多么优秀,多么有能力,多么有抱负。

可你的人生上限早已注定是清洁工,这样的人生,该有多么的无望?

可能你会觉得这太匪夷所思,但事实上,它是很多印度人从一出声就要面对的状态。

因为根植在这片土地上两千多年的「种姓制度」。

它以姓氏划分了人的三六九等,使得人与人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

比如不同的种姓阶层之间,不能共用餐具。

而无论哪种情况之下,低种姓人都不能接受高种姓人的服务。

电影一开场,就为我们展现出了这样的丑恶现状。

年轻的警官阿杨,来到落后破旧的村庄就任局长一职。

当他想要在路边商店买上一瓶水的时候,被下属劝阻:

他们是贱民阶层,长官。

他们碰过的水,我们不喝。

我们不能碰他们,哪怕他们的影子,也不能落在我们身上。

这样的说法,让受过高等教育的阿杨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然而很快,更让他震惊的事情发生了。

在阿杨来到这里之前,一直有人来警察局报案,说村里失踪了三个女孩。

可警察局从未有人理会他们,一直拖着不肯立案。

就在阿杨到任的第二天,有两个女孩找到了,就在村口的大树上。

她们,被吊死在那里。

阿杨开始着手调查此案,并同时寻找着另一个女孩的下落。

可,事情并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有人一直从中作梗。

先是想要以“名誉杀人”来定案,把脏水泼到女孩和他们家人身上。

说是俩女孩之间太过亲密产生了不同的感情,被他们的父亲以侵害家庭名誉原因处死。

接着,又隐藏了女孩们的尸检报告,甚至还想对真正查案的警官动手。

这其中明显不对劲,阿杨也感受到了。

老警察不断请求阿杨快点结案,让事情过去,不要打破这里的平衡。

上级听闻此事,更是开始以收回职权的威胁开始施压。

然而,即使处于险境,阻碍不断。

阿杨也不顾一切,非要往下查。

他偏要看看,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丑恶事实。

当他拨开层层迷雾,令人胆颤的真相开始慢慢浮现...

这部电影的片名《第十五条》,指的是印度宪法的十五条。

上面明确规定:

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然而,这条仅仅才出现五十年的法律,并没能打破桎梏了印度人民2000年的种姓制度。

它依然盛行在印度的各个角落里。

在案件被发现的最开始,阿杨质问底下的人为什么之前没人管这些事,

大家的回答无一不是因为她们是“这些人”。

这些人是谁?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底下的贱民阶层,有着最低贱的种姓。

在这里,这些人遭受的待遇,就像是处于人间地狱一般。

他们不能和其他阶层通婚,不能享受社会上的各种资源,不能自由出入各种公共场所。

只能从事着这个世界上最累、最危险的工作。

比如,下水道清洁工。

据印度清洁工运动统计,卫生工人们经常几个月拿不到工资,每年约有数十人在清理下水道时死于窒息。

在电影里,村里贱民阶层的女孩为修路工地工作,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仅仅只有28卢比。

换算成人民币,仅仅只有2块5毛钱。

当有女孩向老板请求,希望能和隔壁皮鞋厂一样,增加28卢比的工资时。

然后,惨痛的事情发生了。

提出请求的三个女孩被老板当场掌掴。

这还不够,她们当晚被老板抓进校车,再关到学校的教室里。

两天两夜,被老板,和老板的人,甚至是警察。

一遍一遍的折磨凌辱。

最后,被吊在了树上示众...

就因为她们的姓氏,这些女孩被打上了贱民的标签。

她们的劳动力廉价。

而她们的生命,更是廉价。

两条人命,居然只不过是因为三卢比。

这样的现实,如何不让人胆寒心惊。

在电影中,「种姓制度」带给印度百姓的迫害及影响,随处可见。

高种姓欺压低种姓,低种姓欺压无身份的贱民阶层。

一层覆盖这一层,它已经根深蒂固的扎进了多数印度人的脑海里。

想要打破它太难了。

就像《第十五条》导演说:有种不公叫习以为常。

在我们的封闭式寓所里,我们乐于实行种姓隔离,让司机、助手和女佣远离我们,去乘坐不同的电梯。

这是我们的现状,但人们已经对这些问题免疫了。

虽然难,但还是有人在做出改变。

它也许只是一部电影,或者是一部电影中的某样角色。

就像是阿杨一样。

电影里女孩被迫害而死的事件是真实的。

但现实里,却没有阿杨这个人为他们伸张正义,呐喊不公。

导演塑造出这个角色,并借由他的口,说出自己和万千群众都想说的话——

两个女孩死了,一个失踪,大家都很无所谓,这里的人觉得好像是外国的事。

电视上,城市里,就像什么事都没有。

阿杨像是一把插在种姓制度里的尖刀,用力的砍伐着身边人种植已久的执念。

最后,他也给这个黑暗的社会,带来了一丝光亮。

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评分并不特别高。

确实,从专业上说,导演由于太过注重主题表达,所以导致全片在悬疑层面的观赏性严重下降,而且后半段明显节奏跟不上。

但从题材和表达上来说,《第十五条》有着深远的意义。

印度种姓制度流毒深远,但已经有人敢于反思和反抗。

这样的电影,能拍出来,就是一种进步。

能拍出来,就值得一看!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