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3 admin
当又一个季节胶片似地播放着轮回,春,仿佛要翩翩而去。夏,又悄悄然突兀而至。天气依旧是浅墨作画,阴晴不定,寂静无声。淡化天气,略去心情,以万事万物勃发的姿态,省略一大段无关紧要的日子。五月伊始,我便降临在肇庆的山水世界里。 七星岩 以喀斯特地貌的岩峰组合而成,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坐落在肇庆城的北边,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那山,有山的曼妙。妙在山小不高,海拔最高不过117米。犹如盈盈春日丰韵的大地长出的粗壮竹笋,独身而立,又连缀成势。有山的坚韧,韧在那山,全是由石灰岩的岩石垒砌而成,冷而硬,刚而柔,刚柔相济,才会有山势的开阔,才会有壁垒成山。山外是山的体貌,有着山的伟岸和挺拔,有着山的俊逸和多姿。山内是经若干年风化后形成的溶洞,洞内有水,成河,可撑船;有钟乳石,有形状各异的观音、莲花、如来神掌、长老,小童等。形态各具,或俯或卧,或坐或倚,或一人成行,或多人成队,恰似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旖旎多彩的精神世界。 岩上有石刻,称摩崖石刻。囊括了唐、宋、元、明、清及当代名人共531题,是历代文人墨客驻足咏叹之地。其中唐开元十五年(727年),文学家兼书法家李邕途经端州,被七星岩石室水洞的奇景所吸引,认为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人间仙境”,触景生情,一气书成著名的《端州石室记》。《端州石室记》更是李邕遗下的唯一正书碑。在书法艺术上是一篇很有艺术价值的碑刻。它的结构严整、端庄、疏朗,用笔方圆兼使;笔画消新、刚劲、峻拔、有力,自成一体。为七星岩所有碑刻中最为名贵的一块。被誉为七星岩的镇岩之宝。宋代包拯,曾在此为官三年,亦留有笔墨。元代杨璧庭,明代吴桂芳、清代黎简、以及当代叶剑英、朱德、陈毅、郭沫若等大批名人在七星岩留下了题诗、题名和题记等。素有“千年诗廊”之美誉。 那是一座座由石头而天成的山, 山中有树,那树,全是从石头缝里长出,顺山势而为。若山势陡峭,树则横着长出,为了固定日渐庞大的身躯,根系盘恒十几二十几米,其石壁也被根系覆盖。根须粗壮的部分,远看,竟然分不清哪是石壁,哪是根须。天长日久,融洽融合,相依相偎,是最好的姿势,也是最简单的道理。世间之物,为了生存,皆不管是否其美丑,是否合乎常规,努力活出自己的姿态,是人的法则,也是物的秉性。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亦由此可窥。 星湖 有山必有水,这是南方山的标志。肇庆的水,则是围绕七星岩的山而转。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湖湖相连,又湖堤相隔。湖堤,成了游人观赏湖水的好地方,好去处。 湖边,成排的水杉笔直而立。碧绿,苍翠,与幽绿的湖水相映成趣。美人蕉的笑脸牵引着年轻女子娇艳的身影,纷纷留下互为映照的见证。 而一座铁索吊桥,被胆大的游人把快乐摇晃得踉踉跄跄,跌跌撞撞,不小心地漫溢湖中,湖水以最大的包容接纳着顽皮者肆意的泼墨,延宕的欢笑。观鱼池边,锦鲤们悠哉游哉地摆动着笨重肥硕的身躯,饱食终日,显示着被圈养的尊贵。若见小儿手中的鱼食往湖中一撒,稀里哗啦一阵的喧腾奔涌,湖面即刻被一片锦色覆盖。有一白色的七孔小桥,桥边松柏苍翠,唤七星桥。不问岁月,谦卑地弓迎着把游人送到湖的对岸。 游走在长长的湖堤,有垂柳拂岸 ,杜鹃探水,莲荷央立。那一池的绿荷,极像一个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张着一朵朵羞涩稚嫩的笑脸,从湖水里静悄悄地伸出,好奇地打探着这个世界,甚至还未来得及抖掉脸上亮晶晶的水珠。一朵连缀一朵,那一湖水便托着荷,托着日月,也就成了荷日日登陆表演的舞台。可惜我还未等到莲的华丽盛大演出,就提前来了,但我毕竟见到了荷,见到了那一湖的绿,一湖的绝然风姿。 上为秀山,下为明水,山色湖中,倒影如画。那湖,可荡舟,亦可游船。驾一叶扁舟,游荡在青山脚边,便成了游人眼中至美的风景,画家手中的点晴之笔,诗人心中最美的抒情。即便什么都不做,闲步长堤,有树盖如冠,浓荫遮蔽,也是绝佳的修心纳身之地。叶剑英元帅一九六四年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惜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山水,阻隔着人的凡尘琐事,浓荫,又给了人清静安心之处。 人的一生,见风景无数,惟山水的风姿,永远给人明智启迪,千百年来莫不如是。 [size=13.913043975830078px] [size=13.913043975830078px] [ 本帖最后由 李晓萍 于 2014-5-25 08:19 编辑 ]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