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后宅(全)免费阅读

 2021-09-28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5:56 编辑 <br /><br />     从成都到阆中,长途客车的窗户外正在重复着我多次看见过的山水和树木。它们跑进我的眼睛里,不但没有让我感觉疲乏困顿,反而增添了湿漉漉的灵性元素。我在阆中采风,记录山水也记录人物。当我走进候兴国家里的时候,湿漉漉的灵性元素逐渐达到了亢奋的状态。穿过候兴国小院里种满了植物的枝叶看嘉陵江,嘉陵江简直就像是时间甩出来的银色长袖。波光粼粼,丘陵倒影在江面上,轮廓和线条酷似水灵灵的女子,不仅矜持和清高,还让我想心甘情愿死在她的温柔乡中。我一边看嘉陵江,一边看候兴国和他送给我的《大汉天星》一书,忽然觉得他的灵魂连同他的文字也心甘情愿陷落在了山水构建出来的水质的温柔乡了,而把自己的肉身抛在了岸边。大概他知道,只有灵魂连同文字一起陷落在嘉陵江一样的温柔乡中,他的灵魂和他的文字才可以回赠给留在岸上的肉体不朽的荣光。文人生活就是一种由精神庇护的存在。   我和候兴国面对面坐在太阳下面说话。我们的话语穿过午后的阳光,声音和语气一下子就染上了金色也生出了温度。语言只是借给活着的人一段不确定的时间,唯有留在书本上的文字,才能够与历史同行并绵延不绝。他说他写书写文章,都是怀着一种敬畏自然敬畏文学的心情,即便他活着时他的书他的文章没有什么反响,但他希望在他死后,他的作品能够被后人认同。这是一个关于文学的身后名问题。他当然不会晓得他说出这样的话时,他这个快满80岁的人在我的心里享受的待遇。他更不会晓得,穿过暖融融的阳光,我已经把他看成是神形契阔的典范人物了。   他关注身后名问题无可厚非也并不奇怪。我们不能责怪世人的盲目或文学圈的腐败,同样我们也不能说它是对那些走在他们时代前面的人的辛酸的报答——尽管历史就像跑道,一些选手跑得如此之快,轻易就超出了公众的视线。身后名常常以同时代人的最高评价为契机或者先导。卡夫卡1924年去世时,出版的少数著作卖了还不到两百本,但那些曾一下子被他的短篇散文所震动的文人,毫不怀疑他是现代散文的大师。我们无法知道是否有诸如此类不被欣赏的天才,或者只是那些并非天才的人的白日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身后名决非他们的命中之物,也并非是一个人的看法,虽然对友谊和爱情而言,个人的看法就足够了。   我时常听阆中的朋友说因为身在其中,周围的房屋道路和人物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对阆中的环境和历史的痕迹也渐渐变得麻木了。就像自己的耳朵鼻子和嘴巴已经不知不觉了,只有到了它们发生病变或者受到伤害时我们才知道它们的存在。如果一个外乡人来到阆中,一个阆中人去到外乡,陌生感才会引起他们对环境对历史的敏感或者回忆。不要说细节、层次、角度和特征,就是在外部的大轮廓上,有多少人对环境对历史有自觉性和敏感性呢?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虫蚁那样,在生活的时间中碌碌穿行而过。听候兴国说文学写作的事情,看他对自己的作品津津有味的神情,我能够推断出他是一个对阆中环境和历史自觉与敏感的人。他长期陷落在嘉陵江一样湿漉漉的文学世界里,所以一旦浮出水面或者登上岸来,他自然就会对岸上的世界感到陌生,包括感官上和心理上的陌生,并对其保持警惕,还要随时将其与水里的情形进行联系和比较。他的自觉性和敏感性令我钦佩和陶然。这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他像一面镜子,让我在镜子中看见自己是一条麻木地游荡在文字河流中的鱼。我这条鱼已经游过了从高原奔向平原的汹涌澎湃的激流地带,前面有老年阶段的低洼地势等待我陷落。夹在它们当中的中年时期,绝对会加重我身不由己类似水流淌的迷茫迁徙感觉。   候兴国回忆说,他从小就是在外婆外爷的呵护下成长的。他的外婆和外爷喜欢文学,所以他从小就偏爱文学。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考入四川南充师范学院中文系后,他在读书期间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报告文学、诗歌和小说。毕业后分配到金垭中学教书并担任语文教研组长,一干就是20年。这期间他依旧笔耕不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他参加了收集红军在阆中的故事活动。他参加的这个活动不是我想象的那种轻松惬意富有浪漫色彩的事情,完全可以说成是一次艰苦历练的过程。他记得他们有一次在望垭早上喝了一碗红苕汤就赶路去收集红军故事,路上一人体力不支昏倒,他自己也走不动了。附近地里干农活的农民看见后连拖带拉才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当地人请他们喝酒吃牛肉,结果锁在柜子里的牛肉却被人偷走了。这就是他走进生活的道路,也是他走进文学创作道路的过程。人走过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养育了他们的故乡、朗朗读书的教室、新婚燕尔的居室、养家糊口的办公室或者车间和商场……线性的道路,可以供他们回溯,也可以让他们在逼仄的道路上窒息。只有在文学中行走的人才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和时间一起驻足、回溯、前行,也可以和时间一起徘徊、循环和拐弯……人不能只是永远向前,也要明白循环的珍贵和徘徊的意义。   因为收集红军故事的活动,阆中市委宣传部很重视他,将他调入了阆中市教师进修学校教书。他有了充裕的文学创作时间。关于阆中历史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人物张飞,便从他的脑海蛰伏中渐渐苏醒,宛如插在瓶中的切花那样,徐徐绽放。有了他前期参加收集红军故事的活动而在阆中各处深入基层采风的经历,特别是他过去在阆中中学读书时,经常跑到一墙之隔的张飞庙的阁楼里去看书,那个阁楼旁边就是张飞坟的经历,他开始思考写作一部关于张飞的小说。苦难的经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丰富的亲身经历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笔财富,这话一点不假。   可以说他写就的小说《张飞后传》是他文学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隔着浩瀚的历史天空,我无法去估摸他与张飞两个人交往的语言、目光、手势、神情与姿态等细节,更不要说去捕捉他俩神形契阔与心灵沟通的脉冲频率和电荷数量。但是我不难想象到他一定是在心里,在如嘉陵江一样的水质性质的文学领域中先是与张飞相互拥抱,然后像我现在这样与候兴国促膝谈心般地彼此交换各自的看法。张飞的经历,还有候兴国去过的张飞故里以及张飞在各地留下的痕迹之地,最初都是作为兴趣般的类似巴蜀风俗、故事或者传说在他耳边鸣啭的。他习惯了等候,直到张飞这个祖先神祇的轮廓毕现才动笔写作的。完成一部文学作品就如进入一个桃花源一样,路径不同,视觉不同,收获到的东西也就不同。候兴国用他的《张飞后传》向我证明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今天拥有的嘉陵江,东山,青石路,银杏,空气,阳光和古建筑,也是曾经张飞拥有过的。张飞是阆中的一截时间链条。不管历史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覆盖在了这截时间链条上,都无法改变它对危险的警惕,对环境的理解和对美学的要求所构建的朴素性质。   下午的太阳逐渐西移,风也渐渐降低了我的体温。然而我对他的感觉,对他的文字,对他的神形契阔的虔诚表情,却始终无法用零度的状态来叙述。他写在《张飞后传》里的许多情节,包括它们的画面、色泽、姿态、气味和质地,都像电影胶片那样可以倒转重现。人性和符合人性本质的文学原本就是这样的。它沉郁,向善,有温度,有湿度,粘稠,显中性,灰色。利益可以放大一个人的求生本能与动物性,可以弱化甚至扭曲和侮辱人性的本质,但却很难改变人的遗传秉性和历史的遗传秉性。   如果要问候兴国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我肯定会回答他是在用形象进行写作和叙述的。他自己也是这样总结的——他的每一篇文章里几乎都有水的存在或者影子。用形象来说话是候兴国写作的主旨,也应该是神祇祖先用阆中这个形象要对我们说的话的主旨。望一眼平静流淌的嘉陵江,我的这个印象就会深刻一次。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