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19 编辑 <br /><br /> 我的梦中故地 时常做梦,梦见巍峨挺拔、陡峻如削的山峰下,流淌着千回百转、奔流不息的溪水。那洁白如莹的雪山冰川银光闪亮,一望无际的草原,如天然的绸缎,绿色中撒欢的羊牛,如绣在绸缎上耀眼的珍珠。那曲径通幽的小道,直通山中峡谷,然而,我却无法抵达。不过,有一种声音我听得非常真切“南无阿弥佗佛……”音调是那样的悠远、深沉、苍老。 醒来后,我便把梦境述说于母亲。她老人家惊奇地盯着我,“丫头,那是你的出生地啊。” 50多年前,母亲忍着分娩的阵阵剧痛,我便降生于乌鞘岭山脚下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安远镇。听着母亲的讲述和她深情的回忆,我的心已飞向了梦中故地。那年秋季,趁陪母亲走亲访友的机会,我去了山水相连的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寻觅梦境中的影子。 之前,我数次从它身边经过,如今却才是第一次停留。 朝霞将金色的阳光洒向这里的各个角落,城市充满了活力,群山,草地憋足了精神。站在这块曾驰骋在草原上的华锐部落的故地,我想起了那些生活在马背上勇猛膘捍的牧人。千年前的浩门河水也是这般轻盈洒脱?!吉祥滩丛草野花也是这般的清香扑鼻,这红丢丢的野生樱桃、酸溜溜的野草莓也是这样无拘无束的生长,这般任性地斗艳?! 山风吹来,对面的山林松涛哗哗啦啦,浩门河波浪滚滚。这个季节的游人很多,我避开了吵闹的人群,找了一处僻静地,继续寻找我的梦境。 头顶的山雀和过路的飞鸟兴奋地发出咕咕的鸣叫,它在呼唤同伴,还是好奇我这位陌生的来客,我不得而知。我想,即便我曾是这里的主人,如今它们也该早不认识我了。一只苍鹰在我的头顶盘旋,在流云下俯首大地,漠然地打量着我这个旅行者。它做了几次滑翔动作后,扇动着硕大的翅翼站在了对面的山崖上朝我张望。从山崖石缝里流出的溪水,叮叮咚咚,一下激活了我的思绪。这只浑身漆黑,羽毛发亮的苍鹰,莫不是传说中盘踞在泉眼边,霸占着溪水的那个九头毒魔龙的幽灵? 蓝缎子般柔软的天空静谧,高远,大地一派宁静,此刻,我能听到的只有风声和我的呼吸声,没有谁为我回答。 大团大团的白云,安卧于马牙雪山的山顶,恬静,悠闲,仿佛还沉浸在昨日的睡梦中。如马牙的锯齿形山峰,深幽迷离,也许在它层峦叠嶂的山崖下,仍藏着不被世人所深知的传说,故事。那远古的吉勒流域,那些消失的民族,羌人,突厥人,党项人,匈奴人……那些散去了的血腥味,那些倒塌的古堡,废弃的遗址,长满蒿草的断墙、院落,依然沉寂在岁月深处,只有时光为它们治疗创伤,清风为它们舔舐疼痛。两边的山势,挡住了我的视线,金子般的阳光顺着山脊线向下流淌,温馨的光线温暖了冰凉的山崖石壁。 我无数次听妈妈提起,我们一家曾随父亲生活在天祝的情景。父母对这片土地不仅是熟知,而且怀有很深的感情。特别是母亲每每提及与这里相处的人或是遇过的事,都是感慨万千。她总是念念不忘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赵家大院,相处过的唐家奶奶。她也总是絮絮叨叨地述说着生我的一些细枝末节。她说她当时捂着腹部蜷缩在炕上,是邻居唐奶奶让儿子把她送进医院,还将哥哥姐姐带回自己的家照顾。当父亲被划为“右倾机会分子”被遣散下放劳教,她从领导家属一夜之间跌落成右派分子的家人。人们的冷漠、歧视,如带血的钢刀,直刺她心底,她带着哥哥姐姐离开安远镇,住在摇摇欲坠的天堂寺门洞侧面的一间偏房内(根据母亲口述,她已去世,无法证实可靠性),白天,幽深的寺院,东倒西歪的房屋里野猫野狗,老鼠,四处乱窜;夜晚,疯狂的大风将破烂不堪的大门撕开,门扇拍打着墙壁,吓得她紧紧搂住哥哥姐姐坐到天明。更让母亲感激的,也是她一辈子永远感念的一件事,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位善良的藏族汉子与他的女儿,将奄奄一息的父亲绑在马背上送回我们的家,送到了母亲身边。 或许是佛祖保佑。每每提及这段往事,母亲总是感慨万千。她说被送回家的父亲整个人浮肿的像发面团,不管身体的哪一处,或腿,或胳膊,只要用手指轻轻一按,就会陷下一个深深的窝。那些日子,躺在炕上的父亲昏迷不醒,形如死人,每顿饭只能是母亲掰开他的嘴,喂几勺小米汤。母亲想父亲离开我们只是时间问题,她已经为父亲料理后事了。然而那位藏族汉子总是抽空带点奶子和酥油,偷偷来看父亲。他鼓励安慰妈妈,佛祖会保佑好人,保佑父亲和我们一家的。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奇迹真的出现了,我父亲身体日渐康复,又走上了工作岗位…… 后来,因父亲工作调动,我们离开了天祝,离开了给过我们难忘回忆的这片土地。 眼前的山川延绵起伏。山无语。轻盈的蝴蝶俏丽在山花的肩头翩迁起舞,黑刺挽着桦柴的手伸张脖颈,眺望着远方,眺望着天堂寺上空飘摇的经幡。我的目光与天堂寺对接,与经幡对视,那彩色的经幡带着半梦半醒的禅意,宛若做着一个温暖的手势,像是与我招手,又像是和我道别。我突然想起了一段我听了数遍的传说和故事。历史上有位藏族传经布道的活佛,他叫噶玛巴若贝多杰,是他在大通沿岸,降妖除孽,建佛塔,讲佛经,一路撒播佛教的种子,使这片苍凉的土地发出了文明的幼芽。 时光扬起的风沙,虽掩盖了我的记忆。但镇龙塔,千佛殿,解脱大殿,佛祖塑像,酥油灯,转经筒,玛尼堆是矗立在马牙雪山下的精魂。史料有记载,天堂寺自唐朝的始建到盛行,从元代的发展扩建到明清的保护维修,岁月在它身上落下了深深的印迹。它的前身为“阳光寺”。当藏传佛教萨迎派高僧萨班·贡噶坚赞等人游历讲经进入天祝后,佛教成为了人们信仰的精神支柱。这里留下了第四世活佛噶玛若贝多杰和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的脚印。那108座镇龙塔仿佛佛祖的化身,生生世世被天祝人民敬仰,供奉。虽然寺院后来遭到了毁坏,但佛祖一占据人们心灵的重要位置,佛教的思想已浸透了这片土地。 古朴的天堂寺已不复存在,号称“天堂八百僧”的极盛时期也已远去,曾今修学讲经的宏大场面,只是浓墨重笔填写于史料的文字。至于传说中河神供奉给佛祖的美玉聚宝盆“龟驼宝盆”的奇石,确切地说,那是大自然赐予天堂寺厚重的礼物。而那颗似红枣大的古迦叶佛佛骨装的释迦牟尼佛像,舍利佛指骨的菩提宝塔和许多世间稀有的法物,数万函经典宝藏,是记录河西走廊佛教界的稀世珍宝,更是世间不可多得的史料。 眼前的天堂寺金碧辉煌,它是改革开放后,根据文字记载和记忆复制修建的。当然,我们曾经的家园也早已消失。坐在草地上的我,心情凝重,茫然若失。看着山坡上围坐在一起吃喝猜拳的友人,与牛羊一起散步的牧人,相依相偎的恋人,在锅庄的旋律中手足舞蹈的男女老幼,我一下子有了兴致,我也加快了脚步加入了锅庄舞队伍的行列。 “因为我们今生有缘,让我有个心愿,等到草原最美的时候,陪你一起看草原,去看那蓝蓝的天,看那青青的草……”天地旋转,群山起舞,河水伴凑。温暖的手掌,亲切的笑脸,分明是久违了的亲人。 华藏寺,我不是在梦境中……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