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芊芊容宣全文免费阅读

 2021-09-30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19 编辑 <br /><br /> 百牛渡江文/紫影诗语 百牛渡江,是嘉陵江上一道罕见的生态奇观。 一提及它,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电视镜头里非洲大草原上角马群渡河大迁徙的浩浩荡荡、气象万千的壮观场景。 百牛渡江可以和这样的动物大迁移媲美吗?它们过江去干什么?那么多牛一起渡江不会乱套吗?如果相互打斗起来,相互伤着了怎么办?众多的疑团长久纠结于心。 几年前,听说位于离嘉陵江五里地的油坊沟村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村民王天国号召大家集资集中修建牛棚,养牛一百多头,以期共同致富。王天国付出全部心血研究养牛秘笈,他的牛每年生一头小牛,还长了“牛宝”(价值100克黄金的牛黄)。正当大家欣喜万分时,一百多头牛却在7月的一个清晨全部不见了。 村民们心急如焚,家家男女老少倾巢而出,四处寻找。大半天过去,还是不见牛的踪影。性急的大妈大婶哭天喊地:“狗日的偷牛贼,咋那么缺德呢?牛丢了,往后的日子又怎么过呀?……”还有的人认为就是王天国家的“宝牛”惹的祸,他们抓起蹲在田坎边吧嗒吧嗒抽闷烟的王天国:“姓王的,你个龟儿子,尽出他妈些馊主意,把我们害惨了。现在牛丢了,你倒是想个办法呀!……” 王天国气急败坏,索性一屁股坐到泥地上抱头痛苦:“你们有点良心好不好?我的‘宝牛’丢了,我不痛心吗?让我静一静,好吗?”怒吼完了,哭够了,王天国突然一骨碌爬起来,发疯般地往嘉陵江边冲去。跑到嘉陵江边的塔子山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村里的一百多头水牯牛正整整齐齐地向江心游去,他家的“宝牛”威风凛凛地领着头呢。王天国转悲为喜,边跳边喊:“乡亲们,快来看呀,我们的牛在河里呢!乡亲们,我们的牛过河去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引起了全国各地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2011年,中央电视台记者来村里采访此事。然后在十频道《讲述》栏目以《乖乖牛的“水上芭蕾”》为题报道了这一神奇事件。 看了电视报道,我的一些疑团暂时解开。但百牛渡江就像清晨醒来的一个梦,一直萦绕在我心里,渴望有一天能亲眼目睹。 去年四月二十六日就是这个美梦成真的日子。我和朋友,一大早出发,徒步从嘉陵第一桑梓到油坊沟。 暮春清晨的空气里还透着丝丝凉意,薄纱般的雾霭轻轻笼罩着江面,给嘉陵江增添了几分神秘。嘉陵江像一位似醒非醒的美人儿,更加柔美曼妙。打鱼人早已开始一天的劳作,零星的小渔船若隐若现。健身的人们也不甘落后,去往油坊沟的公路上已是人声鼎沸。 跟随快徒者的步伐轻快前行,太阳出来,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洒进心扉,激荡着心灵深处温馨的诗行。路上行人渐多,扶老携幼、携家带口,貌似逃荒。公交车、来自各地的旅游大巴车从身边疾驰而过。这样的场面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吧?问及原由,有人告知:今天放牛节开幕。 早听说县上每年都举办放牛节,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却不知道具体时间。真是好事成双,我开心得像蹦跳的小鹿。顿觉世间如此美好,仿佛这个悠然坐在暮春肩头的,浪漫如画的季节让心里的梦想如汹涌的海浪般,一波又一波袭击而来。 紧赶慢赶,车辆、人群把油坊沟口堵得水泄不通。脚一点点向前挪移,眼睛四处张望寻找有利地形。几经周折,终于利用身体娇小的优势,觅得江边护栏一空隙站定。“哞----哞----哞”,牛棚里的水牯牛一声声此起彼伏地吼叫着。它们焦躁不安,有的伸出前蹄叩打牛栅栏,有的用牛角顶撞牛栏,想早点冲出去。“嘘----嘘-----嘘-----嘘”,只听几声哨音响起,一大群饿极了的牛撒开蹄子冲向江边。虽然急切,但它们似经过严格训练的小学生一样,不拥挤,不插队。高大威猛的头牛先侦查“敌情”,确认前边没有危险,然后扭头慈祥地看看它的牛队,自己率先慢悠悠下水,后面的牛群才紧跟着下去。 一大群牛扑向江中,慢慢向江中的小岛游去。只见他们全身泡在江水中,无比享受地游着。母牛们还不时扭头看看他们的孩子。调皮的小牛索性爬到母牛的背上,让牛妈妈驼着前行。头牛特别卖力,它的两只弯弯的、坚硬无比的牛角把微澜的江面撕开一条条缝隙。随着距离的增加,缝隙越来越长越来越大。每条牛的坚硬牛角似在柔软的江水中演绎一场情景剧。它们一会儿排成之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扇形,一会儿排成蛇形。有人说像飞行的雁阵,有人说像火车……人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描绘着。牛群离江边越来越远,辽阔的江面全是牛角晃动的影子,最后只剩下密密麻麻地小黑点撒在江面上。“这完全是一浓缩版的动物大迁徙嘛!”我自言自语。 美丽的嘉陵江流过小城,把最柔美的身段留下。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江水冲刷,泥沙沉积,两个状如太阳和月亮的小岛逼真显现。此刻,太阳岛、月亮岛成了牛儿们的天堂。最先上岸的牛儿轻轻抖落身上的水滴,冲向水草丰茂的地方,埋头啃起草来。其他的牛儿们也争先恐后寻找自己的领地。太阳渐渐升高,蓝幽幽的天,白如絮的云,清凌凌的水,摇着尾巴吃草的牛群,看牛的人群,时而飞翔鸣叫或在牛背上歇息的鸟儿,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和谐生态画卷。吃饱的牛儿躺在草地上晒太阳,母牛依偎着公牛,小牛黏糊着大牛,多么惬意,多么幸福! 看完百牛渡江回家,我迫不及待地选择了最好的照片贴在博客中。照片引来众多博友的围观和议论:“太壮观了,太神奇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放牛节?如今举办放牛节有意义吗?”…… 曾经,我是那么羡慕生长在大城市的人。如今想想他们虽然有优越的条件,但也缺少很多素朴的生活体验。对于90年代前在中国农村出生的人,谁不熟悉牛?谁不对放牛、骑牛、用牛犁田等等津津乐道?夕阳西下,牧童晚归,是童年乡村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大雨滂沱,农夫驾牛耕田,是人和牛最和谐相处的情景。农耕时代,牛可是农家的宝贝。不管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养牛、护牛都是最重要的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养耕牛数量一天天递减,但养肉牛的依然常见。“俯首甘为孺子牛”,牛,是默默无言,甘为奉献者的化身。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牛都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为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它是中国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 今天,牛对于农业发展不再那么重要,但牛文化在民间依然不断传承。去年暑假去云南旅行,在云南民族村里,看到很多地方挂着牛头、牛角,恐怕就是缘于此吧。此外,贵州布依族农历四月初八有“牛贺岁”;云南丽江纳西族每年举行两次“敬牛王”;回族每年过 “古尔邦节”……这些都让人类世世代代怀念与牛的深情厚谊。 祖祖辈辈以发展农业为主,过着自给自足生活的小城人民自然与牛有着相濡以沫的情感。如今,他们举办放牛节,观百牛渡江盛况的意义也不言而喻了吧!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