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茶1v1车厘崽

 2021-10-01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1:17 编辑 <br /><br />   马大哥的东乡手抓      偶然的机会,我撞进了临夏的地界。远近闻名的美食,东乡手抓羊肉便一下子浸入了我的心扉。   那是2012年冬天,我们一行8人相约去甘南。当车子即将驶入临夏地界,我的目光与这座城市对接时,清真寺最醒目、最奢华的建筑,四个绿塔并排矗立于蓝天之下,圆形穹顶上面,象征日月星辰的标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仰视塔顶的装饰物,让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感到信仰的威严和力量。出于好奇,我们决定进城绕一圈。   之前,我对临夏的感知多少有些偏见。总认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不论是城市卫生,还是社会治安,相对其他地方都是比较落后的。   车子缓缓驶进城区,恍然间感觉走进了异国。人们的相貌,体态,以及穿着打扮,与西部别的其他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像电视里看到的画面,她几乎渗透了西方伊斯兰教国家的风貌和情调。   城市古老,却散发着一种超越时光的气息。这是一块黄色的土地,人的皮肤黄中透亮。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穿着打扮既庄重,又新潮。男人们的服饰大都是如我们汉族的风衣,没膝的长衫,颜色或黑蓝或清一色的黑,每人头顶都扣着一顶圆形小白帽。女人的衣服除了颜色艳丽,也一律是长衫,偶尔有穿裙子的,也都是长裙,大多数是裙裤。最特别的是,她们的头上都用一块头帕罩着,没有外露的发丝。头帕颜色不同,有白色,有黑色,但做工艺术,裹在头上的样子也很讲究。   我们的车子放慢了速度。街道两边的饭店门前悬挂的东乡手抓的招牌,以及从门窗里飘出的味道,让爬在车窗上张望的我们坐立不安,更有些迫不及待。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起劲诱惑着我们吃饭的欲望。   我们穿过了一条又一条街道。街面干净整洁,大商场小商店,遍布街道两边,兜售的商品大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生活用品。如妇女的头帕,首饰,男人的腰刀及各种装饰,器皿,大都是用银或者铜打造的。有许多东西,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大酒楼、小饭店大都是清真特色的,最醒目的招牌是“东乡手抓”。我们瞅瞅这家,望望那家,一时没了主意。因为在我们河西地区,东乡手抓的牌子随处可见,然而,正宗的东乡手抓,我们谁也没见过。来到东乡手抓(羊肉)的故乡,我们想亲口品尝,又担心怕进错了门……   就在我们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时,从对面饭馆走出了一位中年男子。他面带笑容“你们好!休息,还是吃饭?”我们互相望了望,不知如何对答。在此之前,有人说过,进入少数民族地界,说话、行事一定要把握分寸,若是惹恼了人家,他们可是毫不留情的,动手,动刀的事常有发生。   听了那些危言耸听的传说,见了少数民族,不管他们是藏族还是回族,我都是敬而远之。在下车之前我们都互相告诫,不要胡说、乱说,不要随便摸人家的商品。   注视着眼前这位满脸胡茬,头顶白帽帽的男人,我们有点不知所措。同行的老李上前答话“我们休息,想尝尝你们的特色饭菜。”“好啊,临夏的东乡手抓最有名了,走吧,进去尝尝嘛?!”说着走上台阶,掀开了门帘。   店内干净整洁,餐具设施,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就在我们东张西望环视的同时,主人笑吟吟地从操作室端来了一盆清粼粼的热水“洗洗手,洗洗脸,洗掉风尘,喝点茶,热乎热乎。”说着,一位头裹黑色头帕的女子双手托着一支古铜色的茶壶,为我们倒茶,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淡黄色茶水,一股暖意从心底涌向周身。   我虽然被遥远的路途颠簸的晕晕乎乎,但此刻,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一张张红扑扑的笑脸,给了我亲切、自在的舒适感,之前的胆怯和笼罩在心头的阴影慢慢消除了。   身临其境,我顿悟。虽然不同民族有习俗上的差异,但世间应有的人之常情还是相同的。我想,东乡手抓(羊肉)的大餐,一定是汇聚了一个民族最优美的特色。   墙壁上的挂着几张东乡手抓(羊肉)的图片。大盘鲜嫩的羊肉,一层一层的油脂仿佛要滴落的样子,躺在肉上面的辣椒,仿佛点燃了我吃的欲望,那红红的颜色热烈、奔放,点缀其中绿色的芫荽和葱花,温馨、诱人,那淡淡的清香味已浸透到了我的脾胃……   我带着疑虑低声问身边的同伴,“他们能做成图片上的样子吗?要是膻味重了咋办?”其实,持有这种怀疑心态的不是我一个人,大家都在担心。   望着身边一拨一拨进进出出的的客人,每桌都少不了有一大盘羊肉,他们一边喝茶,一边捋起衣袖,用手直接拿起一块冒着热气的羊肉,在送进嘴的片刻,我看到了他们脸上荡漾的愉悦。那嘴角流淌的油脂,仿佛是从腹腔里溢出的满足。   从操作间飘出的羊肉香味,已让我垂延三尺。其实,从小生活在祁连山下的我,对于羊肉的吃法还是熟知的。如黄焖羊肉,手抓羊肉,羊肉垫卷子等,也称得上是家乡民乐的美食。但由于种种原因,这道美食却没能走出家乡,亮出自己的品牌。然而在世人眼里并不起眼的临夏回族自治州,却有着如此亮丽的招牌美食,这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我有点纳闷,临夏街头的美食招牌为啥都用“东乡”,不用“临夏”呢?“手抓来了”,我的同伴也随服务员的吆喝声,将我的思路掐断。   袅袅热气弥漫在我们面前,羊肉的香味已让饥肠辘辘的我们有种按捺不住的冲动,大家顾不得谦让将手直接伸进了盘子。那一根根羊肋条,羊脖子,经过厨师的加工烹调,在沸腾的水里翻滚后,那白色乳汁的表皮夹着淡红的肉层,入口柔滑鲜嫩,蘸上和好的调料汁,再嚼一瓣大蒜,滋味清香、醇厚。点缀在盘子里一缕一缕的芫荽,仿佛穿梭在客人中间忙忙碌碌的女子,清清纯纯素净淡雅。   羊肉的膻味我没闻到,我倒是品尝到了东乡手抓(羊肉)的醇香和独特。   刚才招呼过我们的男主人又转回到我们的座位前,他笑呵呵地为我们添茶水“各位还想吃点啥?”我们也跟他逗乐子,临夏还有啥好吃?“哎,临夏好吃多了,”他一边倒水,一边为我们介绍“牛羊杂碎,河州面片,地锅锅,锅盔,油果子、面肠……”“等一下,”我没等他再说下去,打断了他。“你们的手抓为啥不是临夏,是东乡?”话一出口,我突然后悔了,我怕我的唐突冒犯了他。“呵呵”憨厚爽朗的笑声,消除了我的顾忌“这个嘛,也不难解释,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是东乡族,我们是东乡回民。”“哦”他可能看出了我的困惑与不解,又在进一步解释。   “我们东乡族是临夏州独有的民族。临夏历史悠久,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为河州。这个地方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的重镇,也是茶马互市之中心啊,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的地方,所以有河湟重镇之称。如今来来往往旅游的人更多了。”看不出他懂的还真多。但我的疑问还是没有解开“师傅,我想再问一句,你们原本东乡族,咋与回族没有区别?”“哦,你问这个,”他乐呵呵地回答“我们都信奉伊斯兰教,习俗基本一样嘛。”   他是一位很健谈,很热情的人。眼睛不眨地瞅着门外,还应酬着就坐的客人,嘴不停地说道着,唯恐我们听不懂,一遍又一边遍地解释着。他嗓音响亮,态度谦和。   “再说嘛,这东乡羊肉在历史上,早就很有名气了,”他是对着我说的,也是说给在座的客人听的。   “早在南北朝前后,是帝王的贡品,到了明代还有上贡汤羊的记载。叫枹罕赤髓羯羊肉,也叫枹地羊,就是包括如今临夏的东乡地区,当时尚无称为东乡的地名,据说嘛,东乡大概是清朝才有的名字。康熙末年,有种红骨骨髓的羯羊,是朝廷指名要的,叫赤髓的枹地羊。也叫东乡羊,听老人们说东乡手抓就是这么出名的。”他憨憨地一笑,但神情中带着自豪。“我知道的也就这些。”他又是一笑。   不是我一个人在听他介绍,讲述。其实,用餐的客人都在倾听。我想,我们不只是品尝了一道美餐,我们走进了临夏,是走近了历史,走近了这个民族不被人们所了解的另一面。   准备再次启程了。主人与我们道别“欢迎下次光临,临夏有更多的美食小吃等着你们……呵呵……一路走好,再见!”   走出店门,东乡手抓的味道和着香喷喷的饭菜味,在空气中飘荡。阳光的温暖伴着人们温馨的笑脸在心头荡漾。眼前的临夏,无论是东乡族,回族,还是汉族,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过的淳朴、宁静、安详、自足的生活。在那失去的岁月里,这里曾发生了什么,民族间有着怎样惨烈的争战,人与人之间有过怎样的纠纷,只有沉静的苍天是见证着!   历史的变迁就像这蓝天上的流云,一朵一团,丝丝缕缕随风飘走了。世间太多的疑虑,各民族间的摩擦与融洽,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法搜寻到准确的答案。我只能用眼前的感受与事实,消除存留在我心底的阴云……   祝福你,临夏美食!祝福你,我的东乡族兄长!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