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3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52 编辑 <br /><br /> 塘边的见证 康乔华 真无法想象眼前的这条杂草丛生蜿蜒在山间的小道,就是千年前连通湘南到桂北漓江的古商道,古道自南向北,蜿蜒延展数百公里,北端直通连到了漓江的水里。如今,草长莺飞,风走云散,原来的古商道已经被后人删改得面目全非。高速公路、村道水泥路面以及新农村建设挤占了它的清新,偶有一两处路段或许由于地势险要,依然保持原来的样子,但也被路旁茂密生长的树木杂草遮掩,只隐隐露出路面一些镶嵌细青石或铺设台阶的青石板。置身其间,能够体味到大山深处远古的辉煌和悲怆。 我现在看到的这段山间小路就是古商道的一小部分,它所在的这座山,特像一个古时的元宝,当地人就以山的象形命名为元宝山。由于这样的象形,整座山也显得古韵十足。这时,行走在山间,我不知道此刻的脚印是否与古人的脚印重叠,跫跫足音里弹落的,尽是历史的尘埃。时隐时现的繁华村落远去,马帮的铃铛声消失。荒草丛中,松木林边,秋风啾啾地吹着。山下边是一块块田地,生长着茂密的庄稼。眼下正是秋收时节,农人们一家家在田地里紧忙着。有牛伴在一边悠闲地吃草,不知从哪家跑出来的狗在牛吃草的地方汪汪叫了两声后,就往村头沟渠边跑去了。 回想刚才经过村头来到这里,看见一块竖立的大石上刻着村子的名字——塘边,才晓得许久以前在桂林日报上看到友人发表文章里写的灵田镇塘边村,原来就在这里。它是古商道沿途的一个小村庄,今天我随县里的采风团亲近这个小村庄,感受它深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可以说,塘边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不光名字好听,而且这里的田园山水刻着时光的痕迹。村旁,沟渠水边一层层粉墙黛瓦,还有石拱座、栓马石、老樟树、倒置的古碑以及凉亭遗址等等,这些古迹,再加上周围连绵的田园山水,可以想象当年途经塘边的商旅们,在这里打尖歇息的心境是何等的悠闲自在。 当然,这种悠闲自在是和当年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由于来往的商客旅人多,古时的塘边便有了商铺、旅馆、凉亭等供商客旅人食宿休闲的场所。可以想象得出,古时塘边村民是一边在这里耕作农田,一边因古商道云集而来的商客旅人而做起了农家生意,村子里渐渐变得热闹和繁盛起来。许是由于这片热闹和繁盛,以致于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塘边的时候,对这方富甲一方的镇子十分感兴趣,尤其对这里的山水田园风光赞不绝口。他曾为元宝山半山腰一处名为“飞水岩”的天然水帘洞题诗一首:为垦幽径入林泉,光逸兴瑞飞流急。落萍罗帘向洞中,竹影绿凉月雨声。后来这首诗被刻在岩洞的石壁上,如今大部分字迹还依稀可见。但在史料里我没有看到此诗作于何年何月,以及被谁刻在石壁上的。 其实,在乾隆来塘边之前的数百年间,飞水岩洞里已建有一座寺庙。那时的寺庙只是粗具规模,等到了乾隆来塘边与飞水岩这块仙境之地邂逅相遇后才得以扩建,更加具备寺庙所应有的条件和气派。在这里,由于飞水岩洞内有水滴在石头上,汇聚成鱼鳞状,并隐隐发着幽光,像乾隆的“龙袍”丢落在岩洞。于是,后人据此形象寓意赋予飞水岩传奇神话色彩,便把岩洞改名为“飞龙岩”,扩建的寺庙也就题名为“飞龙寺”了。在寺庙里,数尊泥塑金菩萨成为人们心中膜拜的神灵,它们庇护着塘边这块富饶美好的土地。 多少年间,这里的香客络绎不绝,给热闹和繁盛的塘边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笔在每年的二月八庙会节上就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时节,游客、香客、过往客商,近的来自方圆几十里,远的来自柳州及永州等地,他们专程远道而来膜拜,香火鼎盛数日。塘边人还利用这个节日,在离村子不远处一个名叫戏子坪的地方建起了戏台。让云集而来的四方旅客,在这里除了饮食住宿,烧香拜佛外,还能听戏娱乐,舞龙灯踩高跷。这种情形,用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塘边人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开发旅游资源,增加收入。如今,塘边的寺庙和戏台都已经坍塌不见,但塘边人的勤敏聪慧,肯干上进的传统依然可见,有了这种传统,他们就能在现代化的旅游开发中编织自己的梦想。去年,中国著名画家、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程振国、张复兴先生到灵川采风考察时,就对这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非常喜爱,并对塘边人开发旅游的前景规划赞赏有加,分别欣然挥毫题下“装点龙熙,润泽乡里”、“循古铸今,惠及生灵”的佳句。 此时,古道上一路的落叶,像天女的散花,铺在这深山密林。阳光洒下来,斑斑点点的花纹,沉静在令人遐想的氛围之中。有人说,从飞龙岩往上走到山顶,可以看见塘边人求雨之所的“雷公霆”庙。塘边还有一个当年国军留守的重要关卡——关口岭,这是一个抗日古战场,据说那里的战壕现在依然存在,炮楼、战前指挥部的遗址也依稀可辨。这些景致由于山高路远,采风当天我没有去。那里有何奇物奇事奇观,尚不可知。在塘边,我所看到的或没有看到的遗迹,只要它们还存在,无论何时我再来,就能寻觅到古商道往昔繁华的影子。望着眼前这个远离闹市的村子,我确认了古商道给它的氛围,那是一种深厚的、古韵的味道。塘边,这个名字叫起来感觉竟有万千意象。停留在这里,似乎觉得时光并没有走动,商道的千年兴衰和烽火云烟又开始渐渐在它的周围氤氲和蔓延。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