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多肉 时拓po

 2021-10-03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40 编辑 <br /><br />樱桃红了冉令香   一   已是夜里十点,走廊空了,沉寂从阴暗的角落悄然散开,慢慢笼罩了整条走廊。偶有走动的脚步也怕惊动了走廊的宁静,绵软得像踩着四两棉花。节能灯张着瞌睡的眼,乳白色光晕慵懒地从顶棚散落下来,到处是昏昏欲睡的疲惫。   已是术后第二天,我右腿的伤痛略减,脚面却肿得像发面馒头。上午输液,打着精神赔探视的亲朋好友闲侃;下午右腿锻炼,拉伸——垂控——高垫,血液回流。折腾一天,倦怠无力,大脑昏沉,我紧闭酸涩的双眼祈求困神速速降临。   突然,病房门大开,两个护士裹着一阵风小跑步进来,手脚麻利地把25床的床单、被罩、枕套更换一新。一辆担架车推进来,支架上摇晃的输液瓶下是满头白发。四个大夫各拽着床单一角,把干瘦的病人抬上病床。痛苦的呻吟低缓地从床单里传出来,慢慢堆积在房间那边的角落。   几个粗壮的身影呼啦拥进来,一个粗噶的大嗓门冲进病房,愤怒地向周围倾倒着老太太的受伤经过。那声音是沙土打磨的质地,是常年穿梭于村街胡同迎着风霜雨雪喊叫的粗粝。我昏沉的大脑似被猛击一掌,嗡鸣涨疼,再难入睡,渐渐明白了这场家庭纠纷的真正起因:支撑农家经济的樱桃红了!老太太摔伤得真不是时候。   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这枝繁叶茂的大家庭并没有给84岁的老人带来“多子多福”的好命:中年丧夫,她独臂擎天,帮几个孩子相继成家后,一直独自生活在老院里。近年来,随着年事渐高,老人才逐年在儿子家轮住。平时,老人自做自吃,在小院种菜,浇水拔草,育种间苗,都是一个人料理。今天下午四点,老人感到头晕脚软,强撑着出门浇菜,刚迈出门槛,就从台阶上一跤跌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   今年恰轮到二儿子家,这位大嗓门的二儿媳就成了事件的召集人。她喋喋不休地念叨送老人上医院的艰难经历:她如何心急如焚、六神无主,丢下满树樱桃送老人看病;她和儿子用电动三轮把老人送到推拿接骨诊所,老中医一番折腾检查,伤势太重,建议转院;她刚打车转到铁路医院,就被老三的电话指挥到这家三甲医院。曲折的送医过程被她的舌头裹在嘴里来回搅拌,像嚼得烂糊的口香糖“啪”地一口吐到地板上,让人皱眉。   樱桃红了,天蒙蒙亮就要进地里抢摘。如果摘晚了,商贩收满了,就必须自己运到到城里卖,一来一往要耽误一天的时间。如果头一天摘下,过夜的樱桃不鲜亮,影响价格。最怕“樱桃紫到树上”,熟过头的樱桃摘下来一折腾,熟烫得面目全非。“家里二三百棵樱桃呢,雇人摘也来不及。”“樱桃”两字反复从她嘴里蹦出来,那酸甜可口的美味被她咬牙切齿咀嚼得体无完肤,熟烂酸腐。她粗粝的嗓门钝刀子一样,一刀一刀划过,搅动屋内的氛围激愤不安。周围几嗓子粗鲁的顶撞迎上去,一个个抻着脖子,青筋爆挺,两眼喷火。丁对丁卯对卯的争吵声浪灌满了病房,那粗噶的声音怒气冲顶占领空间的至高点,占据了争吵的主导地位。   “我一下子摔死多好,省得添麻烦。”老人无奈地发泄胸中的愤懑,痛苦地哀求:“老三留下,其余都走吧。”一场纷争总算告一段落,推搡拉扯间众人散去。   已是凌晨一点。病房里静下来,角落里压抑不住的呻吟和痛苦的呐呐自语,时断时续。睡意彻底消失,我紧闭着酸胀的眼,耳朵却不放过一丝声响。从早上8:30开始,滞留针就像打开的水龙头,液体一滴滴流进我的体内,消炎消肿、止血止痛、抗生素等各种液体轮番上阵,一直输到午后两点才封闭了针头。身体僵直平放在床板或半坐半靠。右腿的待遇格外高,垫着枕头忍疼试探性地拉伸,绷直,勾脚。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时间一分一秒地熬过,终于熬到星夜深沉,上下眼皮也沉沉地粘在一起,安静的病房又被这场歇斯底里的吵闹搅得天翻地覆。这是个丢失了安宁的静夜,腿部的疼痛串游遍我的全身。困倦紧勒头皮,后脑勺是针刺的麻痛。胸闷透不过气来,我的喘息被角落的呻吟彻底压制,我怕一声咳嗽都会震得角落里的骨股骨头散架。全身骨骼酸疼,我像铁板上的鱿鱼被翻来覆去烤制。   这84岁的老人已有二十余年的糖尿病史,入院时空腹血糖高的惊人,只有先打胰岛素降低血糖才能手术,而手术前她的身体只能平铺在床板上。她一次次地哀求,腰疼,翻翻身吧。可谁敢帮她翻身?她碎裂的股骨头哪里经得起轻微的翻动?   窗外,暗夜沉沉。恍惚中,高居二十一楼的病房如坠云端的飞船,在漫无边际的云海中忽高忽低,飘摇不定。睡意朦胧中,我的耳边是隐隐约约的呻吟和若有若无的风声。   又是一场争吵掀开了新一天的帷幕。一大早,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黑首陪着白头,大人抱着孩子,一堆人涌进了病房。众人落座没几分钟,几万元的手术费和轮流陪床问题又引发了更激烈的争执。老人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需要置换。即便国产货,没有五万元也拿不下来。手术后又面临着血栓的威胁,陪床护理者的责任也就更大。   那粗劣的大嗓门在病房里撒泼大叫:“手心手背都是肉,应该一碗水端平。就我们家樱桃树多,摘樱桃还要雇人。”愚钝无智的老大不善言辞,支支吾吾控制不住这哄闹的场面。懦弱本分的老二向来惧内,连出头露面的机会都被媳妇剥夺了。老人的四儿子英年早逝,孙儿订婚前车祸致残,四儿媳经受不起双重打击,精神抑郁。五儿子刚去了新疆打工,不能及时赶回来照顾老人。一时,病房成了唇枪舌战的战场,众人各执己见,争论不休。最后,在城里上班的老三拍板定案,自己替四弟多出一份钱,替五弟多陪两天床。   “明天手术协议书签字,兄弟们必须到齐”,对于手术合同这一纸“生死契约”,老三是慎重的。为老人治病,钱可以多出一份,陪床值班他也可以多替几天,但关涉老人生命的大事,还需要两个哥到场共同支撑一把。老三的“站前通牒”又惹恼了老二媳妇。“一家来一个代表就行。这么多人木头似的杵在医院干嘛?家里的樱桃都烂在山上?”她的嘴机关枪一样在病房里扫射起来,对准了病人和老三一番快扫,夹枪带棒,唾沫雨劈头盖脸:“老人摔伤那天,我打电话求爷爷告奶奶,你们都推三阻四:大哥不接电话,大嫂伺候儿媳妇坐月子,大姐要接放学的孙子,三妹子在上班……我一个人送到医院,那时候怎么不说责任?我拿钱来给老人治病,这不是责任是什么?家里那么多樱桃没人管,电动三轮我不会骑,我替老二来医院值班有错吗?”老二媳妇的嗓门高分贝高频率高强度震颤着整个病房。   老人咬紧牙关呻吟:“我怎么没摔死?活着有什么用?”吵闹渐渐平息,众人三三两两去吃早饭。老二媳妇成了孤家寡人,坐在床沿儿生闷气。她的苦劳、她的委屈和她的樱桃,逢人从嘴里喷出来轮番轰炸,发泄一通。我的耳朵眼儿都灌满了她的唾沫星子。   鲜亮红润的樱桃摆在床头桌,极具诱惑,我却没有了往日的食欲。角落里的呻吟日渐衰微,一日三餐,四次血糖检验,居高不下的血糖一天天折磨她的意志,耳旁鸡毛蒜皮的争执一遍遍i刺中她流血的心。谁能保证鲜红的樱桃个个酸甜可口?偶尔吃到酸涩的一个,着实倒胃口。   自从老人住院,二儿子一直没在医院现身,老三在医院熬到第四天时,老人六十多岁的女儿带着孙子来了,三儿媳请了假也来替换。不成想这三儿媳也是牢骚满腹,坐在床沿儿看似闲言碎语拉家常,实则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敲打老太太。当年分家,老三因在城里上班,没享受到家里的一根草。因三儿媳生了个女孩儿,老太太一百个不应心,从没给过好脸色。“都说养儿防老。您老五个儿子,可哪回生病住院不是老三跑前跑后,拿药垫钱?其他人都装聋作哑?”老太太一声不吭,那时断时续的呻吟彻底缩回了床单。   第五天一大早,老人终于被推进了手术室。在病房里等待的大女儿和儿媳们又三两一伙扎堆儿嘀咕:“今年轮到老二养老,她就应该负全责。”“就她咋呼得紧,谁家没有樱桃?咱来值班,不都是替她干的吗?”“以前惯坏了脾气,那一回不是她沾光?”她们的脸上的慷慨激愤之色遮盖了稀少的焦虑担忧,倒像赶集围着一大堆萝卜白菜,咬牙切齿,一口杀到最低价。   两三个小时的手术时间,哪够她们叽喳争论?三五十年过日子的老账,看似一堆堆的鸡毛蒜皮,一天天积攒下来,数量数量哪一天不是勾心斗角的一台好戏?满地的陈芝麻烂谷子到处窜味儿,在一树树鲜红的樱桃之间纠缠不休。   二   鲜美的大红灯樱桃才放了三天,已呈黯淡的橡皮红。那些星星点点的淡黄色腐斑,散发出腐败甜兮的气味吸引了一只苍蝇的眷恋,在果盒上回旋起落。眼看着心烦,我却无法倒进厨房的垃圾桶。我腋下支撑着那双铁质器具,手里举着苍蝇拍与之周旋,屡战屡败,恨不得再生出一只手一拍将之毙命以解心头之狠。赵回老家吊唁带回的信息,让我的心猛然一凛:东院的三婶,竟然是喝农药去世的。“啪”地一拍子落下去,苍蝇嗡声不见影踪,果盘里的樱桃却打翻在茶几上。   这些樱桃恰是三婶的二女儿探视我的伤腿时,专门带来的。那天,她抱着不满一岁的孙子在我这里吃喝玩耍,叽叽喳喳聊了大半天,并没说起三婶有反常举动。88岁的老人,向来勤俭,为什么突然如此决绝地走上不归路?   身材高大的三婶,有双与身高不太协调的解放脚。那双脚,大母趾外翻,跖骨外凸;其余四个趾头内扣,脚的前半截呈不规则的三角状。因为个儿高,身板儿宽,三婶走路摇摆的幅度大,远远看去,只凭走路架势即可断定是她。风雨耕作,种植养殖,三叔和三婶像驾辕的骡马,勒紧肩膀埋头追赶着贫瘠的日月,把三个女儿、三个儿子相继拉扯成人,儿子的婚事就迫在眉睫了。盖房扒一层皮,娶亲再扒一层皮,三个儿子一层层皮扒下来,扒到第四层时,三叔就只剩下细干伶仃的骨架子。   游手好闲的老三结交了一帮地痞,昼伏夜出到各村偷牛倒卖,严打时迫于形势追逼逃到外地,十几年不敢回家,日子久了成了倒插门女婿。听说老三结婚的那个冬夜,三叔急火攻心,一口痰涌上来,脚下一个踉跄,竹竿似的一头栽倒,撒手走了,那年才60岁。   小脚宽身板的三婶又羞又愧,发送完老伴儿,包袱一卷,两耳一关,耷拉下眼皮缩进老宅极少出门。要强的三婶不愿看儿媳的脸色吃闲饭,自种自吃。农忙时,颠着解放脚跑前跑后,田里的农活干得风风火火。后来,那双解放脚驮着臃肿的身板干不动农活了,三婶才沿袭了农村养老的普遍规律,在两个儿子家轮吃,每月一家。但三婶的宽身板在胡同里摇晃了没有一年,就被二女儿接到家里吃住了。   三婶的大女儿年轻守寡,再嫁后在婆家自感低人一等。平时炊煮洒扫,低眉顺眼,一概看婆家人的脸色。倘若攒点儿私房钱给三婶,也必定悄悄包了,塞在三婶的包袱卷里。三女婿常年在建筑工地干活,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与石灰、水泥、沙石搅在一起,整天一身汗满身泥。自从右腿股骨头坏死,人的精神就彻底蔫儿了,他心里却极要强,怕自己成为妻子的拖累,硬要妻子带着孩子另立门户。三女儿的家,塌了半边天,自身难顾的三婶只有心疼的份儿,哪有去添乱的道理。   三婶的三个贴心小棉袄只有二女儿可依靠了。二女儿家开了油坊,虽不是利润丰厚的大买卖,平日零花倒是细水长流。三女儿一面照顾着油坊,一面把三婶接到家里照料,温水热茶,粗菜粗饭,转眼就是十年。如今孙子出生,上下老少都需照顾,油坊又要运转,一颗心掰几瓣,就有些疲惫狼狈。三女儿分身乏术,只得收拾好包袱把老人送回老家。当然,三婶的包袱卷里同样塞了厚厚的一叠钞票。   十年无人居住的老宅,早已墙颓房漏,满院杂草疯长。三婶只好住进了大儿子家的偏房,一张木板床靠在窗口,一个包袱堆在炕头,一个退休的菜橱子蹲在墙角,就是三婶的窝了。对于三婶的这次返家,两个儿媳对二女儿意见纷纷,十年前,老人能帮衬你挣钱时,你把她留在家。现在,病病歪歪,你甩手不管了。二女儿立刻主动让步,除了过年过节的费用和老人平时的衣物,另外,每月供老人100元医药费。   正是柳絮飞舞的春天,三婶满腹心事如满院翻飞的柳花,烦乱不安。大儿媳为孩子的新房添置家电,三番五次飘着白眼暗示三婶拿钱赞助些;二儿媳要买奶牛,正赶在三婶端起她家饭碗的节骨眼,旁敲侧击地说借钱。   三婶概不搭茬,一气之下把自己关进了偏房。她那几个钱比谁攥得都紧,每月100元的医药费也没落到儿媳手里。两个儿媳互相猜忌,都以为老太太偏向对方,而亏对自己,故而各怀心事,越来越生分,以致于不相往来。按季轮养的协议,就像卡住轮轴的生锈链条,转不动了。起初,三婶还能摇摆着肥硕的身板,在院里洒扫拾掇,磨蹭到到饭点儿坐在儿媳的饭桌旁。现在她坐在床板上干等,那碗饭却迟迟不见踪影。   端午节前一天上午,炎阳热辣辣照进三婶的炕头时,偏房门板“吱喽喽”一声轻叹,二女儿提着粽子、樱桃和换洗的衣服来了。三婶正坐在老菜橱边,捧着一碗白开水,大口吞咽手里的馒头,这是三婶的早饭。二女儿嗓子一紧,说话的气声就变成了哭腔。她怒火冲顶,端着饭碗进了大嫂的灶房。煤气灶上,锅里的菠菜鸡蛋汤像浑浊的白内障;碗橱上,半盘子排骨炖土豆上趴着几只大头苍蝇,听到脚步声“哄”地飞没了影,转眼又落到两个剩馒头上。吃的、用的,每隔十天半月,她就送回一些,可老人干吞馒头,喝白开水下饭,一天只能吃上两顿饭。“大嫂,人老了都有怪脾气,好歹别跟她一般见识。伺候老人您多受累,这些樱桃和粽子……。”一声哽咽说不下去了,二女儿放下东西,闷闷地给三婶收拾好衣服走了。   端午节的上午,雨声连绵,雨滴不紧不慢敲打着房檐检验人的耐心。时近中午,雨还没有停歇的意思,三婶也没等到那碗饭。一股浓郁的油爆葱香跟着湿冷的空气卷进偏房时,三婶的胃快速蠕动起来,强烈的烧灼感催她走了出来。鲜亮的樱桃如此诱人,她抓起一把大嚼起来。那是大儿媳为讨未来儿媳的欢心,洗好装盘,准备孝敬的樱桃。   老婆媳之间的一场口角发生了,雨丝淅淅沥沥地洒了臃肿的三婶一头一身。倔强的三婶把自己关进偏房,越想越无味,揣起一瓶农药,全灌进了胃里。那天,距她88岁寿日不到半个月!    2016-2-19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