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0:24 编辑 <br /><br /> 一、北与大 北大东门,是几次努力记得的站名。地铁把到站的人们吐出来,又在继续在地下钻洞。我,随着人流转角,向上,一步步升高上来,直到地平面。阳间的光,白的晃眼。空气潮湿闷热。往右手边走,是北大的东南门,往左手边是北大的东门。 说来有些可耻。我始终不清楚那条大街的走向。也站在那里,头朝向太阳,不敢明目张胆的张了两臂,只是心里默念着小学时的咒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事实上,身体里磁场一直混沌不清。好吧,我只是说北大对我来说:一直让我找不到北。印象中只剩下了大。 几次来过,心里朝圣的新鲜,景仰与惶恐,自卑与自失,已然褪去不少,也又渐多了些亲切。只是不停走,走过来,走过去。也还是陌生。本来已经走过的路,一遍遍还是记不住。图书馆,博雅塔,也还是恍惚的走过,抬头又看见,但还是陌生的。分明在旁边又却极远。转过几个弯,穿过几个树林,在人流里钻来钻去,问路,人们说,“这不‘就是’未明湖吗?”尴尬笑笑。摆手走开。 几天里,我一直记不得来路,也不知道去路。除了坐下来听讲,吃饭的时间,其余的,都在繁复错综的路上。分明就在北大的院子里,分明身边就是北大的老师和学生。自己却一直就在混噩中走来走去。 是个路痴的境界。当然,我觉得也就是因为“大”吧。 是她的大,就增加了我的小。小不知大,没有什么不正常。 一直到我离开,也还是匆匆中的恍惚。只是努力笑着向人问询:北大东门在哪里?就是可以乘车,地铁站。 我这样对自己说: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这里不是我的久留之地,就像地面下,十来米深处的那条地铁。来了,到了站了,吞吐了一些东西。又走了。它是每天路过这里十几次,几十次吧。我,两年一次。这里是“北大东门”。 二、隔空守望 电影《兵临城下》中,有大约这样的台词:我想做那样一个人。正面的人都在忙碌,大家都干着自己手里事情,却不知道在做什么。那人知道,他在高高的天桥上,看着下面的一切。——我想做那样的人。 古罗马的贵族们被包围了。他们对于起义的奴隶们这样说:大家想想,我们就像一个人的身体。手是用来做活的,脚是用来走路的,脑袋就是用来思考的。这样才是正常健康的一个身体。所以,我们不能要求用脑袋走路。对不对? 孟子说:如果君王对待民下如手足一样,那么民下自然对待君主如腹心;如果君王对待民下像草芥一样,那么,民下就拿君主当成仇人与强盗。 孟子的话,比较完美的解释了上与下的矛盾,使之合谐统一,皆大欢喜了。 我们的项目主管,我们的大脑在给我们讲“立功立德立言”。我想,这三立,差不多也是想建立起一条守望的通道。让站在高高天桥上的那个人,能够看到正面忙忙做事的人。现在辛苦做着事的人们不用抬头也就知道,上面有人在守望。 我们做的事情,恰如是吞吐信息的列车。 三 天子脚下 出东门,去安河桥北。那边有个不小的超市。超市大妈说:我们家的东西最地道。他们那儿,哼,大多从外地倒过来的。 费了一番心思,我才大约明白。她说的我们“家”,就是她们的厂家,她们的字号。蓦然间很有一些感动:只有北京这样吧?讲家国,讲字号,讲血统,讲排布,讲得这么明白。想起老北京人不称“皇上”,叫“爷”。比如“乾隆爷”“老佛爷”。是一种固执自诩的情感。 随便一走,走在“天秀路”,扭头一看,旁边是“颐和园”。天何以秀?颐怎样和?给人以浮翩的东西太多了。有时候想,人杰地灵这个东西,真的也在天意。比如这人来了,信仰了天地灵秀了,他就感慨了,要有些运作了。或者说了一些话,或者写了一些字,或者做了一些事情。这些东西都弥漫到空气了,成了一种气质。到这人死了,他的文字还有,他的故事还在,气质就不散。就附着在器物上。于是,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已经不只是他的天然属性。人杰地灵相互作用,空间里互动,时间里传承。又有人来了,他站在这个地方,更多沾染了灵秀,更多孕育了新的灵感。于是,这个地方愈加厚重,愈加精明灵验。 北京,不是某个人想法。也不是某一种想法。 ——为什么不涨工资呢?可以留住更多优秀的老督导、老访员。 ——中心没钱。 ——为什么不去做些商业性的尝试呢? ——怕掉架,丢不起那人。 传说是这样:我们拿的是国家的钱,做的是国家的事。我们只做国家的事,只拿国家的钱。 想起那些遗老,人不吃饭,也不能饿着他的黄鸟。卖了最后的花梨还要换几杯老酒,尖着长长的指甲说“好”。有人甘贫,有人宁死。都换着自己的东西,死不肯松手。像罗马城破,街上长袍博带,伫立如雕塑的长老。像自己妻儿快要冻死,还要大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 身体可以沦陷于污泥,心思却要飞到高高山顶,俯视天下。 四、一年四季 问:你家平时做饭用什么水? 问:你家炒菜烧什么燃料? 问:你家土地里都种了什么庄稼? 问:去年你家上坟了没有?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老人什么都没有。没有车,没有钱,只有几间小土房,房子里年龄比他还要大。他也没有痛苦,没有忧虑,没有担心恐慌,没有信仰,没有希望,他却说自己很幸福,很快乐。一日三餐吃喝不愁,对他来说,已经足够。 我们也很难相信,面对自己瘫痪在床,二十余年的老公。她说:我对他很满意。有什么不满意?他又不是故意的! 外表光鲜,出将入相的人们,内心却焦灼不安。他认为自己不幸福。自己生活在最底层,没有社会地位。 对于国家大事贪腐时政,人们觉得很遥远,觉得那是另外一个星球的事情。就像电视节目一样,只是在荧屏里面,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但是,她很在意邻居的一个眼神,说话间的一个语气。那对于她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她在这个世界里可以是国王,可能是奴隶,面对的可能是盟军,也可能是仇敌。也可能就要掀起一场革命的风暴,因为那关系到她所有生命的价值与尊严。 我的受访户在农村。我欣赏一种生命的状态:真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困了就睡,饿了就吃。投入了多少,收成了多少?没有去算。赚了多少,亏了多少,也并不知道。一年四季,春种秋收。活着就这样,大家都这样。不觉得少,不念想多。我只是做我的,其他的,自有他人去盘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在做,天在看。“究天人之际”,就觉得有些地方干系重大,比如“高高站在天桥上”的那个人。正面人们不去想,只去做。是因为有人在为他们着想。北大,包括那些高高站在顶端的人们,接受了人们的供养,就要承受别人的信任和依存。无疑,这是一种责任。 五、四面八方 北大,东南门进去,是一个体育馆,查证说是一位很有钱的,很热心的南洋商人捐建。 东门往里面缩进去,门外成了一个很长的胡同。 西门古香古色,看上去有些像宫殿或者庙宇,大红颜色。 南门出去斜斜街道,多商铺小店。、 北门?没什么印象,北大有没有北门呢?是不是去清华的那边?查地图的话,很容易知道。但我又不是画地图的。 只是知道,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来了,又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的去了。来时,大家互不相识,走时有了同一个责任:我们是CFPS访员,大家要把四面八方的信息收录成数据,传回北大的调查中心。 我从北大东门来,又从北大东门离开。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