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4 admin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54 编辑 <br /><br />孙敬其人其事 “人之初,善本性”,几乎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字经》。再往后读还有两句也很著名,叫做“头悬梁,锥刺骨”。这两句都在讲苦学。学习是件苦差事,抱着书本读的多了,累了,很容易就打瞌睡。怎么办?这两位古人就对自己下了狠心:一个拿起锥子来,扎自己的大腿。这样,当然人就精神了,不过,听起来很有些残忍。其实,也难怪。因为这个故事里人物叫做苏秦,他受过太多嘲弄屈辱。为了提示自己不忘旧耻,激发自己的潜能,才有这么偏激的做法。而我们另一位主人公表现,也够狠,就是所谓的“头悬梁”。我们也都知道了,这里的悬梁,指的是捆自己的绺头发,用一根绳子,高高吊上去,拴到房梁上。这样,看书时,人一瞌睡,头往前低,小辫一扯,头皮一疼。清醒了。最后这两位苦读的人物都能够功成名就流传千载。这是不是有点像一句广告词:男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放下苏秦暂且不提,只说这位“头悬梁”的孙敬。他是我们的冀州老乡。只不过离现在已经过去了2000多年了。 孙敬,是汉朝人。有什么根据吗?一般的认为是出自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可是,我们现在把《汉书》检索一个遍,也找不到孙敬的传记。甚至上面所引的那两话也找不到。那又是怎么回事呢?再仔细看,原来是宋朝有本书叫做《太平御览》,上面的话是出自这本书的注引。也就是说,是《太平御览》里引用《汉书》里的一段文字。这本书是宋太宗时间编成的一部著名史书。太平是当时的年号,御览,就是给皇帝看的书。皇帝每天都要看看,用了一年的时间看完了。我们说,这样的一本书编者肯定要认真小心,不然的话,有欺君之罪。信口开河胡说八道是要掉脑袋的。所以说,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可靠的。在这书的三百六十三卷中,人事部四,我们就看到了上面的引文“孙敬……大儒”,《太平御览》的编者注引出自《汉书》。再有,与这一条目同卷并列的还有“高祖招田横”,“秦始皇修长城”“陈万年子咸”的事情。这些都是可靠的史料。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孙敬悬梁”事不虚。那么,为什么我们从现在的《汉书》中找不到孙敬的资料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遗失了。 《汉书》版本很多,但在唐以前就流失了不少。到清代补遗了一部分,还是会有缺漏。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孙敬若没有相当的成就影响,不会被人们口口相传了两千年。也不会和苏秦(合纵抗秦的领袖,曾佩六国相印)这样的人物比肩并论。但就是这样耳熟能详的人物,竟然没有详细资料,真的有些不可思议。我们也只能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找出依据,尽量还原。 到了唐代,我们还能找到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十五?杂文部一引范晔《后汉书》里的一些文字,曰:“孙敬,字文质,好学,闭户读书,不堪其睡,乃以绳悬之屋梁,人曰闭户先生。”孙敬到底字“文宝”还是“文质”呢?很可能是抄记的过程中形成笔误。但是从“悬梁苦读”来看,此孙敬应当就是班固提到的孙敬。 那么,孙敬到底是西汉人还是东汉人呢?很可能横跨了前后两个汉代,当然也就经历了王莽朝。理由:做为两部断代史,班固的《汉书》主要写的就是西汉的事情,范晔的《后汉书》写的是东汉。两人在书里都提到了孙敬。还有一个理由:唐代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曰:“孙敬到洛,在太学左右一小屋安止母,然后入学。”里面提到孙敬到洛阳进入太学学习。汉开始设太学,是官方大学,地址在京城。而里面提到的京城是在洛阳,正是东汉的都城。而不是西汉的长安。 那么,孙敬是什么地方人呢?一般的说法是“冀州信都”人。可上文提到晋张方所作的《楚国先贤传》很明显,把孙敬当作了“楚国”的先贤。还有资料说孙敬在“江淮以北颇有名望”,这又是怎么回事?大胆做个猜测,孙敬原籍是在信都,后来为着求学南下到洛阳太学。学成之后,声名远播至荆楚一带,有许多楚地学生北上前来求教。或者孙敬就曾去楚地讲学也未尝不可能。比如孔夫子为着讲学就曾周游诸国。 还有一些疑问,比如说孙敬苦读是不是属实,或者是不是在作秀?在有些人看来如若真正爱读书应当是“乐读”,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没有必要这么折磨自己呢?我们说,那要看读什么书。如果纯是娱乐性的,或者说文艺性的书籍,当然可以读出许多欢乐。但并不代表读书不需要“刻苦”。比如一些学理性强的书籍,的确需要“钻研”,需要下苦功夫。。再者,还有在古时候得到书籍很不容易,有时向人借书,需要手抄笔录计时以还,有时候就要短时间内把书背过。这些苦处是我们好多现代所难以理解的。比孙敬年代略早的董仲舒也是一代大儒,不可谓不聪明,家庭条件也很好。但是为着苦读“三年不窥园”。到了现代闻一多为了做学问成了“何妨一下楼主人”,这与孙敬的苦读可以说异曲同工。唐代李善注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孙敬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入市,市人相语:闭户生来。不忍欺也。”孙敬苦读竟然读成了“闭户先生”,可见他的“悬梁”并非一时作秀。 另外,好多人也在疑问。我们都在传颂孙敬苦读。他当年苦读的是些什么书?读了一顿最后有什么成就吗?对历史有什么影响?留下了什么名世大作?现在这方面史料也很少见。只是说他“成了一代大儒”,也有说“大政治家”。具体作为并不明确。 这里也做些假设: 首先,可能是史料遗失。两千年历史,浩如烟海,能留下只鳞片爪的人物都极不容易。再者,可能孙敬这人只是做学问。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业性人才。他并不像董仲舒那样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很容易得到君王的赏识,他的学说也就很快得到推广。中国的历史习惯还是以“治世”为主,所以他的事迹没有被正史关注。还有一种可能,他可能在是政治上站错了队。那个朝代更迭,风云不定的时候,这也很可能发生。他是个做学问的,可能对于时局的把握就不是很敏感。于是犯了点政治错误的人,不宜过多宣传。于是,我们今天也就看不到他“成功”“成名”后的事迹了。当然,这都是猜想,历史真相只有一个,而我们也只能根据现在的一些资源做一些“猜想”和推证。 那么,我们索性再根据相关的史料“化石”,大胆还原当年的孙敬,他大约是走过了这样的一个历程。 少年苦读:那是西汉末年的时候。汉刘邦所创的王朝,曾经显赫一时,但已经走到了他的末路。天下豪强并起,兼并土地,大多百姓贫苦不堪,民不聊生。茫茫冀野。大湖之畔,一个曾经的书香大族,也难逃家道中落的噩运。在这风雨飘摇的夜晚,一座旧宅,一架寒窗,一个少年,一盏铜灯……他正拼力的记颂着什么。十多岁的年纪,正是贪玩好耍的时候。可他不可以。破旧的老宅正告诉他家族的使命,旁边屋子里操劳在疾的母亲,睡梦里咳嗽还是提醒着他时刻不忘父辈的遗愿。看看,沉重的书简还没有记住,可明天,马上就要还给书的主人。他努力挺直自己的腰杆,用力揉一揉红肿的眼皮,咬着牙想把瞌睡赶跑,“不行!总得想想办法”,心里想着,手往脑袋上拼命抓自己的头发——刹那间,这让他想到一个办法。可以提神让自己不困的办法。但他不知道,“头悬梁”这个办法会被写到书里,又被人们传诵了两千多年。 京师求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正从河北信都起家,正是在冀州一带站稳脚跟,先称“铜马帝”再西进长安重新恢复了大汉王朝。这对于信都来说是个光荣,但也给冀州信都带来连年争战。最终刘秀号光武,坐都洛阳。又近十载的光阴过去,那个悬梁苦读的少年又在哪里?连年的兵荒马乱,他又是如何逃生呢?他还是当年那个立场好学的少年吗?我们这里所知道的,他现在又来到了新的东都洛阳,并且考进了太学。这次来上学他还带着自己的年迈的母亲,就在太学旁边租赁了一间便宜的住处。每天早起安顿好母亲的起居,他就早早去太学求教。变卖了所以的家产,收拾所有的积蓄,从信都到洛阳,从河北到河南。母子二人这一路的辛苦可想而知。背田离乡,没有了生活来源,生计窘迫可想而知。他没有再多的钱,想要抄书,想写些自己的东西,已然没钱再买竹简。他就寻来一些杨柳枝,自己用刀削割,自己打磨,编成“杨柳简”。 这时的孙敬,也近而立之年,当年的宏愿还没有实现,学业还远远没有大成。他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然不多了。没有别的办法,还是苦读。进太学就拼力的学,只要回到家中,把门窗都关好,谢绝一律交往,专心苦读。他自己像个吐丝的蚕儿,房屋就成了他蚕茧。人们只看到他紧闭的门户,还能听到隔墙传来隐约的颂读声。于是知道洛阳城多了个古怪的读书人,把他称之为“闭户先生”。偶尔,孙敬也不得不去小集市买点菜。人们就偷偷的说“他就是那个‘闭户先生’,他……唉!我们对这样的先生怎么能不实诚呢?”市井小贩,没有人忍心欺骗他,一个闭户不出的呆子,读书竟让他身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声名远播:楚国并不是蛮荒之地,不只是出生了勇冠古今的霸王项羽,也还有文采绝伦的楚大夫屈平。“唯楚有才”,楚地自古多有才俊。但在那个时候,江淮以北的读书人,有志的少年,好学的学子们。大家捆扎好书箱,打整行李,相约出发一起北上洛阳求学。不为了别的,只是有一个人在那里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们——就是当年悬梁苦读,后来闭户不出,做杨柳简,终成一代大儒的孙敬。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