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学校开始控制世界

 2021-10-05    admin  

存 养 楼 记 中国人特别看重自己家族的来龙去脉。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家谱,尤其是名门望族。一部部家谱饱含了人间的厚重历史,家谱也就成了历史工作者探索历史、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源。 家谱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某个姓氏和一些与这个姓氏有关的人的简历,出现在同一家谱里的人物,彼此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一部家谱里如果出了个有名望的人,这部家谱就很珍贵,说不定会价值连城。 我家的家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我父亲同他的三个弟弟共同撰写的。后来,没过几年,他们又将家谱重修。两部家谱实际上大同小异,但是,与世上流行的传统家谱大相径庭。 汉语有条成语,叫“安居乐业”,说白了就是,有屋住,有活干,就安乐了。所以,达官贵人,土豪富商,住豪宅,他们的孩子一般都要到外国上洋学堂,准备干伟业大活,草民穷人住安居房或简陋小屋,孩子们能写会算也就够了,反正是打工干小活,不需要很多文化, 所谓“人穷志短”。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是“知足常乐”,无论是阔绰的有钱人还是囊中羞涩的生活拮据者,只要自己觉得“安居乐业”了,就会美滋滋地觉得幸福。所以,央视记者会满大街跑,追问路人:您幸福吗? 我们家和中华民族的千家万户类似,是很普通的人家,不是那种大富大贵的家族,也不是那种穷困潦倒、一贫如洗,成日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劳苦家庭。我们家族好几代人追求的理想就是“安居乐业”,这一点在我的父辈撰写的家谱中得到充分体现。 家谱是一本书,很美观,书名叫《魏氏二十世祖香蒲公家谱(1848-2004)》。书的封面上还印有一幅水彩画,画里有楼房、平房、亭子、树和水塘,水中还有这座房舍的倒影。这幅画不但很美,而且很逼真,是季叔亲自画的,他在杭州美专读书时听过大画家徐悲鸿和刘海粟的课,算是他们的弟子。画中的这座建筑就是我们家族的祖宅,它的宅名叫“存养楼”,听起来很斯文,一点都不张扬。 书中的第一部分是“祖训”。因为这部家谱记载的是从1848年到2004年这段时间里我们家族的人和事,时间不是很长,也就百来年的家史。我们所说的祖宗实际上就是我的太祖父、曾祖父和祖父三人。太祖父叫香蒲公,他对子孙后代的训示是:臨事三思终有益,让人一着不为愚。他是一个很成功的商人,这条训示肯定跟他在生意场上的经验和体会密切相关。曾祖父的尊称是秉仁公,他寿浅,23岁就病故了,只留下一对幼儿幼女。圣章公是我的祖父,我在很小时见过他,他把我当着“宝贝”,他为后人留下的遗嘱是:存心济人利国,养性修身齐家。这条祖训实际上就是祖父自己一生的写照。这也是祖宅被命名为“存养楼”的来历。我的祖父是个爱国爱家的读书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特别热闹,到处都是一心想救国救民的热血青年,祖父也不例外,他从师范毕业后投笔从戎,到广州参加北伐军,在李济深帐下担任营长,后来脱下军装,长期从事教书育人和救死扶伤这两种最为人道的职业。尤其值得一书的是,在1947年,全中国战火连天,处在改朝换代的混乱阶段,整个社会,行政机关瘫痪,无人管事,社会治安一塌糊涂,乡亲们一致请求祖父出山主政,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几年如一日,敢于担当,恪尽职守,带领村民们顺利地度过了那段乱世,维持和保护了一方乡土的平安。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很重视“家风”,认为家族的兴亡与否跟“家风”关系很大。如果“家风”很正,子孙后代身体力行,这个家族就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如果“家风”不正,后人不求进取,伤风败俗,那就叫“家门不幸”,整个家族就会因此而衰败沦落,甚至家破人亡。 我们家族的“家风”就是这两条祖训,意思就是,为人处世要学会谨慎、要懂得忍让,要做对他人、对自家、对国家有益的人。祖训通俗易懂,不是什么大道理。我这一代人,看到家谱以后,才知道我们家的祖训。我的父辈可能对祖训的理解和体会比我要深刻得多。他们的一生经历了民国、改朝换代以及后来的频繁不断的政治运动,遭遇过各种各样的无法预测的是非和变故,在“战争”和“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可他们基本上安然无恙,活到耄耋高龄,虽然不是毫发无损。我把我的父亲和我的三个叔叔的“一生平安”归功于我们家的两条祖训。 书的第二部分图文并茂,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家族的故居——存养楼。将故居称作“楼”,有点夸张,因为只有小部分是楼房,大部分是平房,楼房那部分二楼面积大点,有四间卧室,可以住人,三楼面积很小,只有两间书房。在上个世纪60年代之前,客家人的住房全是土楼,使用的建筑材料是黄泥、石块和木头,既不用水泥也不用钢材,盖楼房不容易,这栋小小的三层楼房在当时是全村的唯一。客家土楼在建筑学里叫夯土民居。我参观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永定客家土楼,最壮观的一栋土楼叫承启楼,被誉为“土楼王”。据说这座庞然大物是从明代崇祯年间破土奠基,直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才竣工,一户姓江的人家祖孙三代为之努力奋斗了八十一年。承启楼共四层,里面有楼梯4部,400个房间,最多的时候住过80多户人家,800多人。 存养楼当然无法跟承启楼相比,不过它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慢慢建成的。故居的主体是两个不是很大的厅堂——上厅和下厅,可能是为了安全,房屋一楼没有窗户,采光和空气流通全靠大门和天井。天井不小,天气好时,阳光能穿过天窗直达厅堂,有时还会有小鸟闯入,天井四周一般都会摆放一些花草。中国人的民居讲究客厅的摆设,像八仙桌、太师椅、对联诗画这些古色古香的东西都是厅堂里不可或缺的物品。我的祖辈不是官场上的人,也不是农民,是会经商的文化人,可能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世面,所以,存养楼的外观在我的老家堪称独树一帜,它的设计和房屋布局颇似江浙一带的园林建筑,有花园,有水塘,水塘上还搞了个亭子,从客厅可以直通水亭。解放初土改时,工作组看见存养楼,以为这家人是家财万贯的大土豪,毫不犹豫地给我家派发了一顶“地主”帽子。后来,存养楼成了村政府,再后来,成为大队部。文革结束后,村政府把存养楼归还我们家。存养楼的后裔枝繁叶茂,人丁兴旺,却没有一个在老家生活的,真正在存养楼生活过的族人不是已故就是老迈,年轻的族人对故土和祖业又缺乏感情,结果,存养楼居然无人打理,荒废多年。如此这般,肯定不行。后来,祖父的养子认祖归宗,我的父辈把故居托付给了他。 存养楼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小小的三层楼已荡然无存,水塘已属了别人,水亭成了卧房,花园不见了,树没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厅堂和几间简陋的卧室。存养楼,昔日的雅居,曾经的“政府大楼”,如今成为全村唯一的平房和最次的建筑。 家谱的核心内容是祖父和他的四个儿子的生平介绍。这部分的信息较翔实,因为都是当事人自己写的,祖父的情况也只有他的儿子们最清楚。值得一提的是,每个人的简史前面都附有一张照片,全是容颜再无变迁可能时的真容。我的父辈四兄弟还每人赋诗一首,是八行七律。这四首诗情真意切,概括了我们家族的来龙去脉,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诗中用语多为革命辞藻,展露出共产党数十年对中国“旧知识分子”改造的丰硕成果。 我的父亲和三个叔叔都是读书人,解放前就离开了老家。解放时,他们都已成人,25岁左右,只有景叔不到20岁。他们四兄弟接受过不同的专业训练,解放初,因为他们年轻,懂专业,共产党和政府急需人才,他们还真风光了好几年。后来,政治运动不断,由于家庭出身不好,又是旧社会过来的,他们在政治上、工作上、经济上和生活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甚至遭到打击。但他们总体上算得上平安无事,因为他们受到过“祖训”和“家风”的熏陶,四兄弟做人低调,处事谨慎。我父亲是国民党员,季叔是民盟盟员,启叔是共产党员,景叔是右派分子,全是普通成员,不是要员骨干。景叔年龄最小,在政治上受到的打击最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他们四兄弟中只有他发了财。他们年轻时有过许多挫折和坎坷,但他们的晚年确实过得很幸福,子孙满堂,衣食无忧,尤其是季叔,他的退休生活享受的是厅级待遇。 我很仔细地研究了我们家的家谱,发现中国家庭的生命力特强,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动荡,不管这个人间怎么折腾,不管是否有天灾人祸,千家万户,亿万民众,小日子照样过。就拿我们家族来说吧,从我的太祖父出生时起,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两党争夺江山的内战,后来又经历了土改、肃反、反右、三年饥荒、文化大革命,可是,我们家族的成员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我的太祖父和曾祖父都是独生子女,我的祖父只有一个姐姐。我祖父生活在炮火连天死人如麻的恶劣时代,他却养育了一堆儿女。他这一堆儿女又养育了一堆堆子孙。这一堆堆子孙现在都当爷爷奶奶了。 存养楼已破败,但存养楼的后人很多,到处都有,他们生活在北京,上海,广州·····,还有洛杉矶和曼彻斯特。 存养楼已破败,但存养楼的后人健在,干什么的都有,有教授,学者,实业家,大夫,官员,军人,工人,农民·····,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和麻将桌上的常客。 1901年,梁启超发表《中国史叙论》一文,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1902年,他又正式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我想,上下5000年,历史的长河载满了沧桑,中华民族非但没有消亡,还壮大成今天这款举世瞩目的大气象,因为,中华民族是千千万万座“存养楼”的合体。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