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5 admin
2003年父亲去世后,简易破旧的老家就仅剩白发苍苍的老母孤守了。 母亲两个当教师的儿子似乎打心底,早就厌倦了安静清宁贫瘠闭塞不山不川的那个老家,暗暗地各自为自己筑巢于小县城。那个被祖上经营几辈的老家,还没来得及被父亲整修,也未被两个儿子在心里看重,父亲就走了。之后的日子,我哥俩也就更无心思整修了,硕大空寂的土院子常年母亲一人把守,风吹雨淋霜杀雪浸,跟随岁月渐次走向苍老。 每到过大年时,因老家屋小炕少,容不得我哥俩家7人共住,没办法,就将自己七旬蹒跚老母接至小县城过年。说实在的,母亲也舍不得自己的热窝窝被放凉数天后,又要独自暖热,当儿子的我们也感心里不是个滋味,然总感似乎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唯一上策。 每到腊月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年在哪里?年在自己的老家——那个泥土味很重的乡村和祖宗沉睡的黄土地上。当人们潮起而涌,大多从城市涌向自己的老家时,母亲却逆流而上,跟随儿子到城里过年。 “年好过,月难过。”这是我们幼小时母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国的大年,只有三天,一个月呢?故而这三天大年,穷也好,富也罢,人多人少都会一眨眼的过去。在人们日子蒸蒸日上的如今,年越来越过的大了、欢了,也过的更繁华、潇洒了。然随着物质的丰厚,年味似乎不是那么原汁原滋味了,浓烈呛鼻了。 我母亲总感到城里的年不如乡间的情切温暖,厚重瓷实。大人们成天忙着拜访不完的亲戚朋友,小孩子成了电视抑或电脑的热恋痴子,老人只能东瞧瞧西望望变的更加孤寂。我母亲是一个地道的文盲——斗字不识。看电视最爱看《西游记》,却因慈善分不清的好恶,常常把妖怪当好人,看到孙猴子打死一个妖怪,就会战战兢兢不知所措——闹的孩儿们捧腹大笑;电视上不说西北老家泥土味很浓的话儿,母亲侧耳静听,常把人家的话儿“翻译”错——惹得我们一家人不得不笑得泪水盈眶;家里亲朋不少,都很孝敬,母亲总会感到扯不到一个渠里——代沟致使思想难以沟通而产生感动;母亲是一个信佛之人,常年食素,葱蒜不吃,奶蛋不沾,肉类不闻,常食五谷杂粮、一些蔬菜和干菜(晒干的苜蓿、野菜),吃喝的问题一直不能和我们同在一个锅碗里生活,故而,我就专门为母亲一人准备餐具,她总是感到自己很不方便——历年腊月二十五过后来,正月初八前后去。谁也没办法,只能依着老人的心愿了。一句话,母亲不愿打扰儿子的生活,不愿打乱自己的生活,独起灶,另搭锅,孤守老家,安度晚年。 曾和哥哥商议在小城为母亲寻觅一所房子,专供她老人一人生活,我们离的近好照顾,谁知母亲理由千万:“老家是我的命,我死也要死在那里,何必在即将进土的时日狠心离开一辈子也离不开的土地?你爸走了,我得把门看好,你们随时进门也有个照应,有个热窝窝······”等等的理由,头头是道,句句是理,说的严严密密,我们当儿子的没半句能插进去的份儿。 今又逢岁尾,又是辞旧迎新时。母亲照例和往年一样,在腊月二十四夜晚送完灶神的次日,被我接回小城过年。同样的几大箱子、几大袋子(老家人送母亲的土豆、白菜、豆腐、苹果、辣椒面、干菜和自己跪在场院里种的葵花籽、麻子),一小包(自己腌制的咸菜),一小桶(自己泡制的酸菜),零零总总半车厢。这看起来就是搬家的样子,我当儿子的名义上是叫母亲到城里过年,然母亲却把自己不足半月的口粮带的丰丰盛盛呀!这不是让别人看见了笑话当儿子的吗?小小县城难道缺少这些东西?唯有这样母亲心里才会踏实呀。我和哥哥如今的条件不算太好,也是吃皇粮的人,我的老母就是享不了儿子丰盛的大鱼大肉鲜奶鲜蛋,总是清清淡淡,平平常常和往日一样的另吃另喝。不同的是能和儿孙共居住,同闲侃了。 在我和哥哥的心坎里,总感到自己很欠母亲的,想用吃喝来弥补,谁知我的母亲就是对值钱的大鱼大肉蛋奶不沾嘴边,不能让自己儿子的孝敬这么一点点;我们一直以为母亲的心里很是孤寂,用一年中大过年的几日来填充,谁知母亲一心向善,一心敬佛,很是充实;一直为母亲远离我而周旋寻觅一所房子,谁知母亲的心早就根扎在老家,已长成一棵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大树;总想让母亲在晚年闭目的时刻睡在儿子不远的城郊,谁知母亲生养于土,定格于土,挚爱泥土,最终也要归于泥土,和自己吵闹多半辈子,吃喝多半辈子,见不得离不开的父亲总要在一起,能同生,能共眠,不能同死,但能阴曹地府牵手。这让我们当儿女的不得不深思人的一生以及禅意人生。 去年大过年的,母亲因常喜欢吃她夏季晒干的苜蓿菜,常让哥哥生气,也让母亲不高兴;我因过度的“孝敬”,生怕上顿没吃饱,下顿没吃好,闹得母亲在离开我家时,胃疼了一个多月;妻子也在我串亲戚中午未归时给母亲做饭,谁知急急忙忙的她却把我们吃荤的勺子拿起给母亲舀饭,而致使母亲吃后吐一番,弄得浑身不舒服······种种的因素令母亲似乎很是不安宁,今年我们全家商议,决定家中稍微心细母亲一直疼爱的小儿子的我,专任母亲的“厨师”。母亲听后,既心疼我,又放心我,就很是高兴。人到中年的我,也在前几年的基础上总结:人老了,不在乎吃喝,何况我母亲不是一个贪吃贪睡的俗人,是信佛之人。佛,四大皆空,六根皆净;佛,苦渡众生,以苦为乐;佛,笑看人生,静悟禅意;佛,生之空白皆净,死之皆净空白;佛,彼岸之灵,人此岸到达彼岸才成佛。故而在今年的春节间,我给母亲一日三餐,都是母亲的饭菜在前,我们在后,我们也不同桌荤素共餐,母亲在客厅独食自己的素食,我们在厨房独食我们的荤菜。饭前我必问母亲吃啥,就做啥,绝不勉强添加我们看似很孝敬,实则很不孝道的举止。依母亲而吃喝,母亲吃喝的舒服,心里也踏实,人也高兴。今天正月初六下午,母亲在二姐的照看下又回老家了,我把母亲的厨具一一清洗干净,晾干,放置整齐,封尘上锁。我们即将步入红尘,进入工作,再等下一个大年的到来,迎接母亲的到来。 今天的下午,我静坐客厅,总感觉房子空荡荡的,一如我瞬感自己心中缺少了一件东西。很无聊,很寂寞,很心烦,很失落。顺手拿起一本新的《党建》,顺手翻到尾页,一篇余秋雨先生的《伺母日记》让我再也不能刹住自己的泪水奔流。一遍又一遍的拜读余老先生字字真真切切的自然情感流淌,以及句句撕心裂肺的话语铺开,深感一个伟人母亲的不凡人生是多么的让人难舍、难忘。当然我的母亲仅是一个很平凡的斗字不识的地道的农人,没有余母的知识、胆量、远见,但她也是一个和华夏众多平凡的母亲一样的母亲,她没有做出伟大的事,超人的事,却也是一个平凡普通母亲中的伟大母亲呀!我不知我华夏还有多少个和我母亲同样伟大的母亲呀? 余先生在第一篇日记的结尾说,她母亲最后的话语——“想吃橘红糕”, 吃完大笑。余母打小就喜欢吃自己吃家乡的一种米粉粒子——橘红糕,起初喜欢,最终同样喜欢,经历了几十年的沧海桑田的岁月演变,一直不改。余先生说:“这便是禅。”我合书静思,我母亲这样一个信佛之人,在打小被野菜养大,一生清清淡淡,坚守到晚年还吃素拜佛,一心向善,我敢否说,我的母亲也在悟禅? 2013年的春节已去,母亲也回到了属于自己破旧宽大的土院子,母亲始终和大多数人潮逆流而行。不管怎样,我要我的母亲禅意渐浓,岁岁年年,到儿子居住的小城过年。 (字数:2857)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