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admin
我国的制扇历史已有3000多年,种类繁多,堪称“扇子王国。”自古以来,扇子受到人们的喜爱,不少文学家也与扇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汉文学家班婕妤在《怨歌行》中写道:“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词意真切,状物言情。她赋予扇子一个恩情中断,遭受遗弃而满怀怨气的女子形象。后来人常以此典来表示悲怨之情。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有一天,有人告发某制扇人赖债不还。苏东坡把被告传来一问,原来是因为扇子卖不掉而无力还债,原告和被告都是忠厚的穷人。苏东坡叫被告取来20把扇子,随手在扇面上画了几幅画。那人带着这扇子,一出门就被人用高价收买;不久制扇人的债务全部还清了。
1961年初,郭沫若到广东新会参观了那个“葵扇之乡”的制扇厂。他了解到这个厂每年能生产葵扇近亿把,不仅供应国内人民的需求,而且畅销国际市场,十分高兴,当即作诗曰:“清凉世界,出自手中;精逾鬼斧,巧夺天工;飞遍寰宇,压倒西风。”诗句大气磅礴,令人鼓舞。
扇的文化
扇书
书法艺术运用于扇面,最早见于《晋书》,说书圣王羲之曾为一老媪题扇,老媪每字售价百钱。
扇画
制扇艺人习惯扇面作画,扇画多取材于名山大川胜景或花鸟鱼虫,戏文故事等。
扇舞
我国汉代就出现扇舞,佳人丽姝掩扇轻歌曼舞,风韵婀娜。
扇戏
所谓“扇戏”是表演者用两把特制的打折扇,一柄作上盖,一柄作舞台,用引线牵动五六尺长的小绢人,唱、做、念、打,同时有乐队伴奏并配音说唱,生动有趣,是个奇特剧种。
扇联
古今扇联,最有味的莫过于“明月入怀,团圆可喜;仁风在握,披拂无私。”上联说的是白团扇,将家人团聚的意愿寄托在扇子上,下联则暗喻持扇者立身品德高尚。
扇谜
台湾、闽南等地民间流行的扇谜很多,有的直接书写于扇面而不露底,有的则在口头上流传中不胫而走,如:“有风我不动,我动就有风,如果不用我,除非刮秋风。”
写于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日
赞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