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 admin
从书信到微信
张传界
闲暇之余整理书柜,角落里珍藏着厚厚一叠拆开过的书信,邮戳的日期还是二十几年前的,大多是父亲、哥哥、同学和笔友写给我的。抽出一封再次仔细阅读,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温馨和美好,每一个字都能撩起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曾经青涩的岁月仿佛就在昨日。
二十多年前家庭固定电话鲜有,智能手机更还没有问世,人与人之间通讯联络基本靠书信。记忆中我的第一封信是写给我父母的,那时刚到隔壁城市上学,第一学期有些想家,为了少让父母担心我就写了封信报平安,现在也不记得信件的具体内容了,无非就是向父母汇报在校的情况,让他们放心,保重身体嘘寒问暖书不尽言等等。现在也许很多年轻人看来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可笑,要知道那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话,想打个电话也要到邮局或公用电话处去等,即使打通了还要请人家代为转达父母,约定时间前来接听,很是周折,更何况那时话费也是昂贵,通个电话可谓相当奢侈。思来想去千言万语、嘘寒问暖汇聚一封家书最为妥贴。父亲也是一位很有心思的人,总能第一时间给我回信,晚自习后回到宿舍,寂寥之时拆开父亲的来信,父亲让我在外安心上学,家里的事不要操心,在外遵守纪律,注意保重身体等一阵寒喧,字里行间传递着浓浓的父爱,读罢父亲的回信内心对父母的牵挂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愈增加了我对他们想念。也就在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家书抵万金”的真谛。
学校环境熟悉了渐渐地我也学会了打发时间,闲来写信给同学、给笔友,笔友故名思议以笔会友,那时候要想认识更多、更远的朋友,没有微信、QQ等聊天工具怎么办,很多杂志的页脚都有天南地北笔友的信息,你可以择志趣相投年龄相仿的笔友与之书信往来,不论男女。那段日子寄出去的信如雪花飞舞,接下来就是目断鳞鸿,往往有的信却是付诸洪乔,那封信对方压根就没收到,抑或许对方收到了也懒得回复,一切皆有可能。不过这么多信寄出总有指日可待之时,有时候一天能收好几封各处笔友的回信,大多是礼节性的回复,但也有些笔友的确聊得来还能寄来近照让你欣赏,当然对方也会向你索要照片。笔友纯粹只是书信交往鲜有见面的,即使想见面但在当时环境下却只能止步于时间和空间了。
我回信很在意对方的字迹,见字如见人,字迹现性格,有些笔友字迹如春蚓秋蛇,内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大凡这样的笔友我是绝不会回信的。有些笔友的回信字迹方方正正、遒劲有力、语句行云流水,语句虽有摘抄嫌疑,不过还算可敬可聊,往往雁去鱼来能有几个回合。
书信中国人称之为“心声之献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莫扎特家书》等这些都是古今中外“温柔艺术”之代表。现如今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这种“温柔的艺术”交流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电话、微信、e-mail等交流方式。电话微信动口,它们看似把七大洲四大洋浓聚成了人类的地球村,令人能体验到“天涯若比邻”的感觉,但对于久未谋面的人来说难免有“翠华咫尺隔天涯”的失落。书信就不一样了,书信是动手,天各一方虽也未能谋面,却能令人“见信如晤,展信舒颜”。静下心来择一僻静之处摊开信纸,讲不出的害羞、内心的彷徨、受到的委屈尽能在书信里淋漓尽致地倾诉。当再想一个人时只需重温他的书信便能聊以慰藉。
现在很多人虽然生活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却有一颗孤独无处安放的心。一圈朋友欢聚在一起看似亲密无间,往往他们心中的烦恼却无处倾诉,于是各自埋头捧着手机和圈外的人聊着微信,干着“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事。
微信聊天虽方便快捷,却始终给人咫尺天涯之感。书信就不一样了,一个能在浮躁的环境下静下心来给你写信的人一定是位重情之人,一定是位值得你珍惜之人,读到他的来信感觉他就在你的身边。
临了,朋友之间若不忘关照一声,我更愿听闻:有时间我给你写封信吧。
【作者简介】
张传界,男,网名:涅槃。1979年8月出生,籍贯:江苏扬州,本科学历,现供职于江苏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全国注册一级建造师,高级工程师。
原文链接:
本文版权:如无特别标注,本站文章均为原创。